有多久没有给家里打个电话了?
奔波在公司与宿舍的两点一线,我们花太多的时间在领导、同事、朋友身上,在难得闲适休憩的晚上,掏出手机,也只是打开淘宝,打开快手...
只是,在距离自己几百上千里外的母亲,疲惫的回到家,却只是打开微信默默的看着你所在的那一列,满怀期许的希望收到你的消息,但更多的时候,是空落落的躺上床,辗转反侧。
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记忆中年轻时候的父母,也曾意气风发,也曾吵打吵闹,也曾恶语相向甚至形同路人,只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父母,却慢慢变得相濡以沫,厮守无间。
说到底,是作为子女的我们,能陪伴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五一、国庆,我们早早的计划着去哪里游玩,在父母的过问中听不出任何一丁点希望我们回家的意味,他们不想我们扫兴罢了。
能够春节回家一趟,对于父母来说,就是最开心的那几天。
可也是在临行前的时刻,能够看到父亲独自坐在阳台抽烟,母亲眼眶噙着泪,嘴里一直念叨着注意好身体一边继续塞着出门“红包”。
爸妈老了,尤其是作为子女的我们,都渐渐的开始为人父母的时候,他们老去的速度,总是时不时的让我们震惊。一年一次的看望,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太短,而我们在最初惊讶于父母快速的老态和病痛之后,又涌入湮没在了都市滚滚的洪流。
手机,作为联系的纽带,隔了一个时代的我们甚至认为已经没有太大通话和短信功能的必要。但是,寥寥几次和父母的通话,细细回想,竟是年逾花甲的父母,对正值壮年的我们,一遍一遍的重复着添衣保暖,吃饱玩好。
在新闻联播之后,守护在电视机前的他们,在看天气预报时,关注更多的,一定是我们所在的城市。
随着岁月渐长,曾经依靠信赖,带着我们翻山越岭,走门串户的父母,如今,却在抽屉里看到了他们治疗腰酸背疼的药丸,听到了他们大半夜的咳嗽,而我们,也从牵着他们的手变成了放慢脚步将就着他们的步伐。
工作、生活、家庭,我们扛着的大山,同样埋在了父母的心里。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关心、问候,而我们,却羞于启齿、扭扭捏捏,不想这么“矫情”。
都市生活的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只有到了家里,才能卸下所有厚重的包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吃着火锅哼着歌的日子。感受着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时候的我们,又回到了孩童时馋嘴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
曾记得,济南一村设“孝榜”,公布每个子女陪同父母户外活动以及做家务的次数,更是重点标注了子女回家的次数。
百善孝为先,作为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华夏儿女,却需要以这种偏强制性的措施加强荣辱观,不由得让人扼腕叹息。
一份对父母的线上调研显示,在问到“当你想念子女时,你会怎样”问题上,选择打电话,听听他们的声音的父母,达到了90%,在“你主动给孩子打电话的次数多,还是孩子主动打给您的次数多”时,122人选择了主动打给孩子的次数多,占比达到了81%,而只有28人选择了孩子打过来的次数多,只占调查人数的19%。而在“每次和孩子通话大概通话时长”的回答中,低于10分钟的回答占比超过了80%。
窥一斑而见全豹,尽管我们越来越觉得一个电话无关紧要,更多的将时间用在微信上的嬉笑怒骂上,而我们的父母,却依然坚守着传统,等待着我们久违的一个声音。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我们摸爬滚打调侃着升职加薪,梦想着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作为父母的他们,只是关心我们生活好不好,工作累不累。
给妈妈打一个电话吧,相对于父亲的木讷,多听听母亲的唠叨,倾听着家长里短,人情世故。没有我们子女作为听众,他们的好多事都默默的沉在肚子里,慢慢腐烂遗忘。给作为父母的他们,多一些碎碎念的机会,不要吝啬到就给他们每次春节回家期间的问东问西,事无巨细的关心询问的机会。
几乎每一间KTV房里都响彻过“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嘶吼叫嚣出门之后,还能想起之前的高歌,能拿起手机对父母致以问候。
记得曾经有人问过:“这辈子你还能见到你的父母多少次?”后来便有网友回答:假如按照每年回两次家的频率来算,侥幸地折中一下,你这辈子还能再见到父母的次数也不过30来次。
这是一个多么残忍的数字。
后知后觉,醍醐灌顶的惭愧和顿悟。
常回家看看吧,多见见父母,听听他们的声音,作为都市浪潮中的子女,父母,永远是那一座静谧沉默的港湾,期盼着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