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y 彩色沙漠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长大的我们才知道要多读书才有出路,可工作太忙,家中事务又多,往往一个月读一本书都是好的,我们就这样走到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如今,人人出书,书不再是只有高精思想的文人才能创作的艺术品了。因此可能每本书也不会从头到尾都值得细细品味。
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年代,快速阅读、提炼精华已经成为一种高效学习的能力。
而今天《快速阅读术》这本书就为我们总结了快速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流水式阅读理念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慢读者”,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
但实际上我们不应该带着功利心去读书,不能贪婪地想什么都记住。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
享受读书这个过程才是读书最纯真的本质。哪怕只有1%的内容打动了你,你记住了,就都是值得的。
相信雁过留声,水过留痕,让书上的文字如水一般从心中流过。
2.多读习惯养成法
要做到“流水式阅读”,先要养成“多读习惯”。有如下三个步骤:
①选择固定时间段和情景读书,最终时间和环境就会促进行动,更好地养成读书习惯。
001 定好微目标。例如,一开始每天只读书十分钟,最好是在头脑清醒的清晨——习惯养成后可以逐步增加阅读时长。
002 创造环境。固定每天的阅读地点或场所,比如在早上刚醒时的床上、下班后离开办公室之前等等。
003 为读书建立一个条件反射。有意识地将读书和固定情景建立起关系,譬如说,读书前开窗透透气、放一段音乐。
这样三步会让我们大脑和身体处于统一状态,进入状态后,条件反射似的我们就去看书了。
②要选择“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来养成多读习惯。
在“可以快速阅读的书”里,贯穿全书的线索较少,相对独立的章节较多,从任何地方开始阅读都能有所收获。这时候就不妨先去看下目录。
③尽可能昨天、今天、明天读的书不一样。
我们既然选择可以快速阅读的书,那书的各章节之间的关键性就不大,如果今天读一点明天读一点,最终能记住的内容一定少的可怜。
因为科学上艾宾浩斯已经用他的遗忘曲线解释了,正常人的记忆力是多么不可靠。
3.呼吸式阅读法
我们常常说有输入才能输出,就像呼吸一样,有吸才有呼。
“流水式阅读”就不只是指养成多读习惯,还需要配合“呼吸式阅读法”才行。读就是吸,是输入;写就是呼,是输出。
写也不是每读一本书,就要来一篇高质爆文书评。当然,能做到固然好。而是指“三个一行”:一行采集、一行精华、一行评论。
①一行采集,摘取最佳片段。准备好一张A4纸,随时摘录好的语句。标好页码,千万不要大段地摘抄。
②一行精华,采撷最精彩的一行。我们在回顾读书笔记时,从中找到自己最钟爱的一行。
③一行评论,品味最重要的段落。这一行,写下读完这本书后,最触动自己的一面。
当你耐心地按照上面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去实践了,不要忘了一段时间后(可以是10天、可以是15天…),停下来看看自己的进步如何。最好的检验方式,我想就是写一篇文章。
原本读50页的时间可以读完一本二三百页的书,你还会觉得自己读书的时间不够吗?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可读书是一切的开始。
参考书目:《快速阅读术》[日] 印南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