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妙解》:第七章 无我无私 天长地久

第七章 无我无私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不自生,故能长生

【经文妙解】

“天”如此恒常,“地”如此久远。

天地之所以能恒常且久远存在,

主要原因——没有任何私心、不为自己。

无我无私的利益众生,故能长久存在。

(“天”指虚空与太阳;“地”指地球。)

天地都在呈现道的特征特性,

得道的圣人也是法天则地,

向天地看齐学习。

所以得道的圣人,

考量事情都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前面,

置个人得失、毁誉、生死于度外。

无我无私,心心系念天下苍生。

所积阴德,自然能利益后代子子孙孙。

正因为没有任何私心,德泽万代,

其生命自然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郭永进】

无私

《道德经妙解》第七章智慧分享

越为众生着想,越会受到尊敬。如果处处都是从“小我”的立场出发处心积虑去计较,到最后都是一场梦、一场空。越无我、无私,也就是说真的放下越多,以后你所得的越多。你能够完全地放下,你才能够得到无限。

这里真的很精简地描述出天地的精神特征,然后希望我们能够跟天地来看齐学习。所以老子不是要我们追随他,是协助我们去了解真理实相、做生命的主人,把生命意义

发挥出来。

        一一空海法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