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毕业季,那么又到了我们新生入园的时候。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见过最壮观的景象无非就是在开学之初,家长送新生幼儿入园幼儿哭闹家长暗自流泪。在老师的劝说下,家长不舍得离开自己的孩子,经过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同时也经过婴幼儿分离焦虑而产生煎熬。面对新生的入园焦虑,那么我们如何看待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幼儿为何焦虑?
一、幼儿焦虑原因
1.生理变化
在家里孩子可以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可以午睡也可以不想睡的时候不睡,在家里得到了溺爱的疼爱,可是一旦到幼儿园里,幼儿园里定的一日常规活动要遵守,一下子来的带来很多不适应。幼儿新入园,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环境时,饮食睡眠以及免疫免疫力都会受到影响及幼儿的生理产生了变化。
2.情绪变化
在家里,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他们的喜怒哀乐都牵挂着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么孩子高兴的时候,家长都高兴,孩子伤心的时候或者是有一点风吹草动,家长就会紧张。到了幼儿园,老师要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在老师眼里每个幼儿都是平等的,在不同环境中,幼儿是敏感的,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地位下降了,就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变化而产生焦虑。有分离焦虑的幼儿情绪容易失控,容易大哭大闹、暴躁产生恐惧和孤独感。
3.环境变化
在家里,孩子非常熟悉自己的成长环境,在家里可以蹦蹦跳跳快快乐乐,因为家里有他们熟悉的亲人和玩具。到了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教室,新的小伙伴,新的老师,一切都是全新的陌生的。在陌生的环境中,幼儿会产生一定的紧张的这种紧张感可以从其行为习惯上表现出来,比如有的孩子会啃手指、咬衣服、静坐独处不说话或者对某个老师有依赖感,甚至有的幼儿会对同伴产生一定的攻击行为。有些幼儿在午睡时,手里抱着熟悉的物品入睡,否则会产生不安全感。
对于新入园有分离焦虑的幼儿,他们通常会重复一下这样的话:我要爸爸妈妈、我不要在幼儿园、我不喜欢你,等等。幼儿这样的重复语言现象,无非是想得到老师的一个拥抱、一些安慰,来缓解陌生环境带来的分离焦虑,以求一个暂时的,心理安慰。
面对孩子的入园,我们首先要找到的是幼儿焦虑的原因。以上三种原因,很好地分享了孩子为什么会焦虑,那么焦虑的现象在哪里?作为家长,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给予方法,帮助孩子更好的入园。
二、幼儿焦虑的三大类型
1.容易型幼儿
大多数孩子属于这一类型,他们的吃喝睡的生理机能有规律,节奏明显,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环境和不熟悉的人,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出积极,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所以在幼儿园生活的适应上应该相对容易一些,接受幼儿园生活的速度也会快一些。对于老师,我们要给容易型幼儿产生安全感,可以尝试一下方法。
(1)创设轻松的物质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培养幼儿热爱教师和幼儿园的美好情感。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些玩具或者游戏材料,在他们玩的时候老师给他们说说话聊聊天,缓解心理上的紧张,也可以多陪陪他,让孩子在幼儿园产生存在感。
(2)及时了解幼儿的需要,并调整活动方案。这种幼儿容易接受,并适应幼儿的父母的期望和管教标准,并将他们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当他们来到幼儿园时,就会发现新环境的中的要求和规则,与他们家庭中习得的行为模式有所出入,这时候幼儿就会觉得这样做还是不这样做,这时候老师要及时观察到,并给孩子做好指导,以及我们的方案整理,帮助幼儿,适应新的环境。
2.困难型幼儿
这里幼儿在饮食睡觉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时常大哭大闹,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适应环境很慢的孩子。他们的情绪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的努力才能使他们接受安抚,因此需要成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以及我们对孩子的关注。
(1)用积极、热情、愉快的情绪感染孩子。
(2)班里所有的老师对这类幼儿尽量采取一致的教育方式,如果方式不一致或者批评孩子,这类幼儿就会特别的反感、易怒。
(3)教师对这类幼儿应有计划的加以培养,不能操之过急,不然这类幼儿会感到有压力,变得更不合作。
(4)在同伴关系上需要引导这里幼儿逐渐融入同伴群体,让他对同伴也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3.迟缓型幼儿
这类幼儿的活动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低落,常常会找一些安静的地方退缩,就是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觉得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就会特别的焦虑,所以老师对这种孩子要下一些功夫。
(1)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法宝,如果给他们施加压力,或者是过多催促,以及让他们更快的适应环境则只会强化或诱其本能的反应——回避,因此孩子在自由活动时,教师要顺从他们的意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他们喜欢什么就让他们干什么?不必强求他们加入既定的活动。
(2)需要鼓励和机会去尝试新体验、适应新环境,他们更需要尝试过程中老师的热情帮助与指导,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适应、发展得更加积极良好。所以面对这种的幼儿,老师一定多些自己赞美的语言。
做专业型教师不仅了解孩子发生情绪变化的原因,更要用专业性的知识和家长进行对话,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