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读书笔记07——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永远不停息,这是微妙的母体。微妙的母性之门,就是天地万物生命源泉的根源。它虽然中空无物,缺失孕育天地万物生命的窟宅。绵延不绝,若存若亡,永远存在,因此不要多用、勤用。

“用之不勤”的另一解释是:运行而不知倦怠。

南师为了说明“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道理,引用了临济义玄禅师的一首诗偈,来作深入的说明。

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所滑沿流不止,是说我们的思想情绪、知觉感觉,素来都是随波逐流,被外境牵引着顺流而去,自己无法把握中止。

如果能虚怀若谷,对境无心,只有反求诸己,自心反观自心,照见心绪的波动起灭处,不增不减,不迎不拒而不着任何阻力或助力,一派纯真似的,那么,便稍有一点像是虚灵不昧的真照用了。

总之,“道”,本来便是离名离相的一个东西,用文字语言来说它,是这样是那样都不对。修它不对,不修它也不对。

但是在“绵绵若存”,沿流不止的功用上,却必须要随时随地地照用同时,一点大意不得。好比有一把极其锋利的宝剑,拿一根毫毛,捱着它的锋刀吹一口气,这根毫毛立刻就可截断。虽然说它的锋刀快利,无以复加,但无论如何,一涉动用,必有些微的磨损,即非本相,何况久用、勤用、常用、多用,那当然会使利剑变成了钝铁。所以说,即便是吹毛可断的利剑,也要一用便

加修整。随时保养,才能使它万古常新,“绵绵若存”。这就是"用之不勤”的最好说明。

感悟:

“如果能虚怀若谷,对境无心,只有反求诸己,自心反观自心,照见心绪的波动起灭处,不增不减,不迎不拒而不着任何阻力或助力,一派纯真似的……”这一段告诫我们要有独处的时间,要常跟自己相处,跟自己的心对话,保持觉察,不断调整生活中的一些安排。这样才能保持健康、平静和喜悦。

天下事同此理。健康、财富、感情等等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一样,细水长流,用之不勤,方能绵绵若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