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自己的暴躁情绪”有感

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在家带娃陪读的妈妈们大多已经异常暴躁处在崩溃边缘,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为什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一次次“不听话”我们就一次次地爆发。真的是孩子“不乖”而引发了父母的暴躁情绪吗?樊登老师不止一次强调: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我也很赞同这句话,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父母的问题,所以情绪的根源还是在于自己。

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的影响一目了然

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性格特点以及思维方式都是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在我印象中80后的我们父母那一辈人很多还是保留着“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样的观念,所以我和周围的一些小伙伴儿时还真的是没少挨打呢!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自然也就学会用暴力处理问题的方式。

当然不是要去责怪父母,毕竟他们小时候大概也是这样过来的吧,没有什么对错时代不同了而已。

这就像一个魔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改变从现在开始,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变成情绪的奴隶,始终保持平静并微笑,不依靠暴力,那么孩子自然也会学着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改变自己就感觉要成为改变家族命运的关键人物似的,想象着孩子将来的温文尔雅,自豪感就能油然而生。

“丧偶式”育儿

扎心了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是在几年前带孩子去一个朋友家的时候,她老公在外挣钱经常不在家,一个月能在家呆那么几天还什么都不管,她独自一人带孩子。听到她说这个词,当时就觉得好贴切!

再看看我的周围就会发现,大多数的婚姻生活中,女人无论工作与否,照顾孩子和做家务都是必须的,而男人只要工作挣钱那就是“功臣”一样,回家只剩休息了。独自一人在家带过孩子的妈妈都明白,不是别人想象的“呆在家里不用出去工作挣钱多舒服的”,而是每天的手忙脚乱一地鸡毛,身体累心更累!

妈妈是这个世界最累的“职业”,比孩子起得早睡得晚,一日三餐费尽脑汁,辅导作业需要耐心,写得出作文讲得了数学、认得出英文看得懂科学,还得了解音乐、懂得美术……而且这份“职业”不像其他工作可以照章办事,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停尝试,摸索出最适合自己家庭自己孩子的方式。

而这所有一切如果都只落在母亲的肩头,再遇到那些“直男癌晚期”的老公,没有关心没有问候,好不容易回家了,吃完饭倒头就睡,会感觉一股无名之火积压在心头,久而久之不是抑郁就是暴躁。

“丧偶式”育儿影响女人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需要来自父母双方的教育,母亲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却很难取代父亲带给孩子的成长和处事原则。婚姻也好教育也罢,都需要夫妻双方一起努力、相互扶持,而不是工作岗位上的“各司其职”,否则家庭的意义何在?

多沟通交流,相互理解包容,才能让家庭充满爱,我觉得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无声教育。

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大家好,我是nana小甲。我希望自己像曾遇到的那只“晒夕阳的猫”一样,平静淡然、优雅从容。写所见、抒所感,或许在我的文字中你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或许我的文字能够带给你感动与温暖;亦或是只当自己看了一则故事,放松一下心情娱乐一番也是好的。

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孩子教育、婚姻关系等家庭生活问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姓名:王彬 公司:杭州爵卓服饰有限公司(NE潮牌男装) 【日精进打卡第103天】 【知~学习】 《六项精进》1遍 ...
    晰姐吉祥阅读 96评论 0 0
  • 我是一个想的多而做的少的人,这是一个连我自己都清楚的缺点。 可每次都不信邪,每一次想到了什么都想去尝试,可没有一次...
    150小姑娘阅读 382评论 3 2
  • 今天我读了《为你自己读书》这本书第1页至30页,共30页。 好句: 古人过去读书不为别人求学问而是立足自己的兴趣点...
    宝贝书虫阅读 148评论 0 0
  • 导读:努力不是为了感动自己,也不是为了感动别人,努力是因为我们都是一个个普通的平凡人。人生最难做到也最有意义的是,...
    谁曾温柔待我阅读 477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