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稀缺》的心态?

这是我上周凌晨1:30爬起来写的读书笔记,当然并非因为本人有多热爱这本书,说来惭愧,只是因为一杯奶茶而已。

事实证明,于我而言,晚上喝的奶茶是最佳的醒脑神器,绝对的熬夜助攻。

既然这样了,就写写文章,帮我度过一个不眠之夜吧!

《稀缺》是我反复听了很多遍,觉得很值得一看的一本书。该书有两位作者,一位经济学家,一位心理学家。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何本书是具有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背景的畅销书籍。

书中的观点很清晰,分析了稀缺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如何避免产生稀缺心态的方法。

书中的“稀缺实验室”还提供了诸多的实验证明,论证了稀缺了危害,但也因此让这本书显得有点啰嗦,个人建议跳着读。

01

什么是稀缺?

稀缺不是客观上的物质稀缺,

而是一种稀缺心态。

02

稀缺的危害?

稀缺会俘获大脑。就像饥饿的研究对象日思夜想着食物一样,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 

对于饥饿的人来说,他们需要食物;

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亟待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

对于缺钱的人来说,他们需要想 办法支付每个月的房租;

而对于孤独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他人的陪伴。

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

总之,稀缺会产生四种效应:

管窥效应

— 让人关注眼前狭窄范围内的事,而忽视长远但重要的事情。

一旦通过管子看待事物,那么视野就会被局限,看不到管子外的事物,容易造成目光短浅。

带宽不足

        — 带宽是计算能力,关注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的统称。

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比如:车太多就会堵车。

穷人真正缺的是不是时间,不是金钱,而是带宽, 他们需要一定的注意力去关注真正长期规划,去学习新技能,去理财,这样才能跳出稀缺的怪圈。

没有余闲

       — 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装箱子。权衡过多,导致心智负担。

梭罗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如果所有的空间被塞满,就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其他物品,会被那一亩三分地限制,无法思考其他事物,容易丧失自由,也无法培养创新精神。

借用

        — 习惯性的透支未来的资源,比如使用信用卡。

如果总是觉得手中的资源不够,就容易产生借用,提前消耗未来的资源,产生借贷,导致一直处在一种偿还和稀缺的状态。

03

启示

金钱问题会永远纠缠着穷人,而时间问题则会永远烦扰着忙碌之人。

穷人必须要面对持续存在的金钱顾虑;而忙碌之人则必须要面对持续存在的时间顾虑。在其他所有顾虑之上,稀缺又会为这些人带来了无法推卸的额外重负。

稀缺会持续不断地为带宽增加负担:每个人都可能有一肚子的心事;无论贫富,谁都可能会与妻子吵架;谁都会被老板搞得措手不及。

但是,什么都不缺的人,只有其中一部分会满腹心事; 而所有经历着“稀缺”的人,每一位都会心事重重。

为了避免产生稀缺心态,此时的我能做的就是:

努力留有余闲,不让生活被某一部分占满

提高工作效率,为做其他有意义的事空出时间

放眼未来,合理分配自身的资源

立足当下,学会满足

设置阶段性目标,定期检测自己的进步

希望大家也能从此分享中获得点滴启发。

See you next tim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