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过一半多的时候是在中考前,看着看着或许是看到少平艰苦的日子那里,后来就高考了,或许是一直很敬佩他的坚持,以及到了少安与润叶爱情的结束,随着中考的铃声,自觉中断了阅读。
只是记忆中好像这本书自己读完了,而今又到了高考后的暑假,或许是对着带有救赎的滋味,亦或是提升自我的意识,我又一次充斥在文学气氛当中。
生活当中家里短暂的平静和长期的争吵让我看着自己从温暖到冷漠,我不知道自己开始是怎样一个人了。常常在想,生活是什么?读过余华的两本书,对于困难,写得似乎十分波动人心,思考着苦难的意义。
但是至于《平凡的世界》,才体会到波折与幸福的交织,似乎更加贴近生活,为之震撼的是晓霞和少平的凄美爱情,以及那不为理解的牺牲,如果自己会游泳,洪水中亦会救人么?多半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许正是这般,体会到人性的光辉和僻角,是不理解与叹息,又或者这是文学的魅力,这不禁想到当今的消防队员,在想是否是迟钝思考,先行为而后思,还只是纯粹硬着头皮上,为着心中的坚定,无疑他们是多么伟大的啊。
不知道怎么,感觉一切都如《尘埃落定》一般,最终不过一场灰落定,怅然若失,恍惚看着世界,看着人生。每一本有故事的书都在演绎着,那些不一样的人生,时而好像上帝视角,淡看人间。
读完是一段震撼,一段体验,而自己似乎也是渐渐地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忘得好快,情绪忘记是一种病吗?还是传说中的阳光橡皮擦,想快速记忆才的感受,慌忙中记忆,回忆,或许读书正是一种体验吧,但那一瞬间的感觉着实令人舒适。
人类似乎真的很渺小,我们都在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