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叁疯
上周T同学的老婆怀孕了,QQ上聊天的时候他跟我分享了这份喜悦,心里莫名的为他们高兴。T的爱情故事实在太传奇,以至于总让我产生他还没有结婚的幻觉,待清醒过来后又觉得这世间太美妙。
整个九年义务教育期间,T与我都是同班同学,我们都来自农村,算得上发小。他成绩一直很好,初中毕业考上了市里很好的高中,三年后在安徽上了大学,七年后在南京入职一家国内知名的软件公司。读书和工作的这些年,每年T只有春节和国庆放假的时候回到家乡,与我们几个玩了十多年的朋友小聚两次。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这些年月悄悄流逝,我们也都慢慢长大。好在大家都没有在人潮里走散,算上T有五个当年的同学成了如今的弟兄,大家都参与了彼此的曾经,也挤进了彼此的未来。再后来,他们都带着自己的老婆融入了这个圈子,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就像一个大家庭,生活里也都有照应。
T同学的罗曼史如同白纸一样简单。上学的时候暗恋过两个姑娘,工作以后跟其中一个表白过。有个段子这样说,“只因人在风中,聚散不由你我……”,至于另外一个姑娘,可能是被来自北方的风吹散了吧。
也许是因为距离,或者是因为风太大,表白后T还是被婉转地拒绝了。后来我便再没有听到有关于此的消息,直到2015年的十月份这个姑娘在家乡办婚礼,邀请了他,当然也邀请了我。还记得当时T同学深夜在QQ上找我聊天:“如果换做是你,会不会去参加她的婚礼?”。我没有过多思考直接回了他,“为什么不去呢?当然会去的。如果现场的气氛还算融洽,那就融入喜悦的氛围;如果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那就找机会离开。反正,总不能违心强颜欢笑……”。趁着国庆的假期T买了回来的机票,姑娘结婚的当天,他约了我一起共赴姑娘的婚礼,见到了许多久违的同学,那一天大家都玩得很融洽。
很快国庆收假了,我回到了省城,T回到了他的城市。只是,T开始跟那个姑娘坦诚相见了,经常看见他俩在微信朋友圈里积极互动来回评论。我想他大概是放下了心中的包袱,他们都应该是重获新生了吧。
去年春节T同学如期而至,每年回家的第一次碰头,我们都会喝很烈的包谷烧酒(家乡一种度数很高的白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T同学对我说:“家里给安排了一相亲对象,明天就要去见面了。”,尽管我历来不太看好相亲这种传统的约会方式,但还是回了一句:“挺好的啊,去试试呗,没准就成了。”。说这句话的原因很简单,T同学的感情经历实在是太苍白,技巧也太薄弱,我觉得这次相亲能不能有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可以让他尝试着谈谈恋爱。
就这样,在过年前几天,T去N菇凉家陪她的家人吃了两次饭,饭后一起看了两场电影。吃饭和看电影就是他们相亲的全部内容,整个经历就发生在春节期间那没超过一周时间的假期里。过完年,我和T都要离开家乡这座小城,回到各自的工作上,弟兄几个在酒吧小坐就当是为离别而践行。这次T带上了N姑娘,我们这一波人第一次见到了N。缺少经验的T就这么傻愣着,我赶紧把在场的人都给N介绍了一遍,并且得知N姑娘在市里的一个教育机构做文员,大学念的是小语种专业会越南语,工作闲暇的时候才回家乡这座小城。我心想原来大家都是浪子,也就是春节回家待几天,正巧被抓去相亲吧。
年假结束,T回到了深圳继续出差工作,我回了省城,日子又回到以往节奏,而N似乎再也没有了下文。
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后来跟T在QQ上聊过几次技术问题。有一次T突然跟我说起了N。说是想让N去南京跟他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而这也正是N的想法。那一瞬间我突然石化了,对着电脑屏幕完全进入了懵逼状态!
弱弱的问了一句:“你们之间隔着山南水北,究竟在人来人往中发展到哪一步了?是真的在谈恋爱了吗?”。
T说,“平时就打打电话,聊聊微信。感觉她也没有什么感情经历,姑且还算聊得来,也没搞什么表白仪式。”
突然觉得以前知晓的异地恋都弱爆了,这TM才叫真正的异地恋。我不由得感慨:别人的爱情怎么就这么容易呢?!
T接着说,“现在的问题是,只有N跟我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那么这段的恋爱才能顺利的谈下去,也才能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彼此。”
我回了回神继续问到,“那N愿意放弃现在的一切,同意去那座陌生的城市生活吗?她家里是什么意见?”,
T又说,“N是同意的,因为她觉得目前那份工作也不是很满意,现在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跟家里说这个事情。”
正常的逻辑应该是:恋爱谈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后,决定对方就是那个对的人,才有可能出现恋爱中的一方为了这段爱情放弃一些东西的情况,这也才合乎爱情里的取舍观。而现在的情况是,感情还没开始就已经决定放弃很多、跨越几座城市去谈一场不知结局的恋爱。这完全无法理解,况且也没有哪一部电影的剧情是这样展开啊。
于是,我便婉转地说,“要不你们再多了解一下彼此,再谈谈看吧。不要那么着急,根据发展的情况再做谁去谁留的决定。说不定N只是厌倦了现在的工作,想找一个出去看世界的理由呢,又或者她的恋爱观根本就不成熟,而你有太过于认真了。”
过了一会儿,T回了一句,“都不能在一起,怎么继续谈、怎么近一步了解彼此呢?”
我多疑的心又开始犯病了,总感觉N绝对有问题,搞不好是一个心机婊……她要么就是太简单,要么就是太复杂,反正不会是个凡尘女子。由于手上还有很多工作,便没有继续跟T聊下去,可直观的感觉是:T对待感情还是太草率了,又或者说T不太会谈恋爱。
去年五月,T同学在微信上跟我说,他打算回来一趟。这次回来主要是跟N订婚,因为N的父母说了,他们要订了婚才能让N去南京找他。那一瞬间,我的“三观”已经彻底碎在地上了…婚姻岂是儿戏,这段姻缘有感情基础了吗?这场爱情里彼此牵过手吗?这次交往中有过精神上的沟通吗?为什么就到了携手组建家庭的地步了?突然,我被十万个为什么笼罩着,这是我第一次对T的爱情观有了一个不完全的认知。我不知道是自己太low了,还是他们他前卫了,又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传统”。它与上世纪50年代,媒妁之言、父母包办婚姻的玩法完全一样:男方到女方家拜访,媒人撮合一下,对上眼了就OK,接着办婚礼,然后慢慢谈恋爱,培养感情,再然后生娃儿,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Word天呐,可这是2016年啊。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以及社会状况,允许他们使用这种手法玩么?可这么不靠谱的事情真的就成了。
去年六月,T和N在朋友和亲人的祝福中完成了订婚仪式,两家人在沟通婚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摩擦,但并没有影响到结果。订完婚没多久,N去了T的城市,在南京找到了新的工作。今年一月,T和N结婚了,他们在大家的祝福中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从陌生人到谈对象用时1周,从相亲到结婚用时1年,这中间有过误会,有过吵嘴,还有过欢笑和眼泪。尽管至今我依然觉得T的故事是个传说,但我会收回曾经对N的猜忌和怀疑,现在,我唯有祝福,祝他们幸福。
回头想想,也许是我把恋爱、婚姻想得太复杂了吧。茫茫人海,两个陌生人相识相知的概率有多低?成本又有多高?仅仅花了一周的时间,通过相亲这种方式认识,然后再没有见过面,半年后订婚,一年后结婚,T的婚姻像开了外挂一样效率极高,让那么困难的事情变得如此简单。是啊,他们的爱情为什么就那么简单呢?
当我们在四下打量对方是不是对的人,是不是合适的时候;在反复思考要爱情还是要物质的时候;甚至是在琢磨要不要结婚,要不要孩子的时候,T和N在想的只是:怎样才能将这个恋爱谈下去。我不知道他们这些爱情里貌合神离的做法,是否应该被这个时代所倡导。但我看到的是,在爱情里他们对待彼此的肯定,在面对困难时他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在抵挡压力时他们同舟共济的斗志,他们的笃定绝对算得上很纯粹的去做一件事,只为了能够在一起。我相信他们能够肩负起生活的重担,也能更多的包容彼此。比起那些感动天感动地的爱情故事,我始终觉得T和N的故事更接地气,什么叫做合适,什么又叫做缘分,我突然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缘分与合适的适用场景了。
当你看到朋友圈里的朋友都不在遛狗、晒宠物,而是一个个都在溜孩子、晒萌照的时候,他们都无一例外的经历这些,也都褪去了曾留在你记忆中的幼稚形象。这个时候,你再让他们谈谈恋爱中的两个人怎样才能算合适,也许答案会是:“熬过去了就能合适,熬不过去的也没机会合适!”,他们也不再有精力来给你分析什么才是对的人。因为根本没有完全对的人,因为包容早已融进亲情。每天带孩子累得筋疲力尽,哪还有功夫来考虑当初是不是真的瞎了眼。这些都是婚姻里的日常,也是爱情本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