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2002年5月10日星期五 暴雨
初次经历如此可怕的天气,在广西的深山中,暴雨如注,山洪像一头被激怒的野兽般狂暴地倾泻而下,瞬间就将几间简陋的房屋夷为平地。
门前停放的汽车、木制的板凳,仿佛脆弱的积木一般,在滚滚洪流的席卷下,瞬间就被冲得无影无踪,消失在了山下的泥泞中。
一栋紧邻溪边的新建房屋,本应是温馨的家园,却在洪水的冲击下不堪一击,竟然连根拔起,翻滚着倒在汹涌的水流之中。 房主站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摧毁,却无能为力,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悲痛。
这样的灾难,或许正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开发的愤怒回应。 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地侵占土地,破坏生态平衡;如今大自然终于忍无可忍,开始疯狂报复我们。这不仅仅是一场自然灾害,更是对我们人类行为的严厉警示。
是时候深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了,我们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的法则,才能避免更多的灾难发生。尽管现代科技让我们看似已无自然界的天敌,但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仍然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每年的五、六月,南方进入雨季,频繁的降雨使得防洪备战成为当地居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常态。 他们加固堤坝,清理河道,储备应急物资,只为了在灾难来临时能够减少损失。然而,面对自然的威力,人类的努力有时也显得微不足道。
作为公司对口扶贫村的负责人,公司机关团支书担任了村书记一职。只见他身披雨衣,在暴雨中,一边紧急安排村干部到村民家中协助抢救物资,一边指示村文书迅速统计村民的受灾损失。平时在公司内温文尔雅的形象已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副老练的指战员模样,令人肃然起敬。
我原本只是开车将本季度的扶贫物资送到对口村,但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我留了下来。 也让我有机会第一次参与扶贫点的救灾行动,这是我首次体验这场人与自然的斗争。
暴雨倾盆,狂风怒号,整个村庄仿佛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困境。 村民们心急如焚地等待着援助,而我们的团队则不遗余力、全速投入抢险工作。当红旗飘扬在村民中间的时候,灾民们都找到了主心骨。
在参与救灾的过程中,我与村民们同吃住、同奋斗,第一次这么深刻地体会到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致敬,那些奋斗在扶贫工作一线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