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生于新中国刚成立的好时代,长在大城市的闹市区,又养在父辈及以上几代都经营铁匠铺的殷实家庭,加上排行老幺,可谓大小姐般的命运。要不是后来风云变幻,李老太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什么是苦。正是从小到大的无忧生活,奠定了她潇洒人生的底色。
然而,即便是吃了两年下放苏北的苦,李老太也没有被苦日子吞没,而是用婚姻换来了脱离苦海的新生活。据说刚开始,她是不愿意的,嫌弃人家是农村户口,长得又不好,但是为了能回到南京,她放下了自己的偏见。
婚后的头两年农村生活,虽也要去争工分,抢地偷粪,但因丈夫是村里的电工比平常人家多一份工钱,所以李老太的日子比起苏北天天稀饭都喝不饱来过得很是满足。本就活泼开朗的人,从姑娘成为小媳妇,性子更放得开更善言多语了。
后来儿女成双,作为回城的知青又给安排了工作,李老太的日子真是洋洋得意。录音机、电视、洗衣机样样都置办起来了,别人家有的她有,别人家没有的只要她想要也会尽快安排上,她是不会放着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去做个守财奴的。
在那个年代,李老太确实做到了家庭硬件比过了一般人家。她不像许多妇女那般勤俭持家,过日子扣扣索索的,尽想着攒点、再攒点,她到老了还常说,该买的就买,人要想得开。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李老太的丈夫忽遭车祸不幸离世。伤心过后,李老太并没有消沉,她整顿好心情,做好与农村决裂的打算:田地不种了,自己有工作;老屋卖给了大伯子,自己有宿舍还有城里的娘家。一般妇女哪有这等决断?李老太可不怕 ,她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应付,将来怎么样,谁也不知道,过好眼下再说。
守寡了两年,李老太改嫁了,对方条件不错,据说开了个小厂房。李老太以为时来运转,更洒脱起来,辞了工作,准备过阔太太的生活。
可是阔太不是好当的,有钱人不好处,从小被哥姐宠惯婚后被丈夫依从的李老太过不了伺候人家跟人家屁股后面转的日子,又要护孩子,一言不合就要开战。李老太说过,不要怕事,有什么了不起!所以李老太不怕与有钱人合不拢,过不了就散伙!
再婚让李老太没了工作和住处,只好回到娘家,好在娘家还有她一席之地。没有工作也没有慌到她,她搞起了替人织补的小摊,挣多就多用点,挣的少不够花了就从老本里抽点出来用,反正不能饿着冻着亏着自己和儿女。丈夫的赔偿款、卖房子的钱加上再婚的分手费,李老太手上是没断过老本的。
后来,几经辗转,李老太搞起了卤菜摊,日子慢慢又好过了,孩子们也渐渐长大,她更没有怕头了。她一边做生意,一边打牌,她自觉日子风生水起。从那些留下来的老照片可以看到,她那时候烫卷发带墨镜套大衣穿皮鞋,好不洋气,根本不像是个寡居的女人。
李老太平时喝点小酒,还学会了抽烟,但一般不抽,想抽的时候就来一根。没有男人伴,她也照样过得有滋有味。没有男人牵跘和烦扰,她好像过得比其他女人更恣意。
用李老太自己的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有钱就吃好喝好算活拉倒,吃到肚子里就是赚到。这样的话,知道的人很多,能像她这样做到的人真的是很少。所以,李老太到六十多岁了还是体态丰盈、少见白发——心宽啊!
女儿大了,找了城里一户人家,女婿只比自己小几岁。虽说是女儿自己愿意的,但李老太也不想太在乎,她的条件一是彩礼而是女婿必须日后担起照应儿子的责任。就这样,她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个指靠,儿子以后成家娶亲什么的经济重担就推给了女儿女婿,她自己的日子更无忧了,吃吃喝喝,打牌赌钱都是玩大的。
儿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别说婚房了,他们常年租住别人家,可以说连个自己的家都没有,所以终身大事一直被耽误着。李老太也不急。可能也心里干着急,但是她不管,也管不了,她只会继续她的自由生活,吃喝玩乐。既不想办法省钱买房什么的,也不想怎么给儿子立个好母亲的人设好叫人家知道这娘俩虽没有家底但是个好人家。她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果然,李老太是对的,她儿子就是有福气,真给她找了个不要房子和彩礼的媳妇。李老太可开心了,很嘚瑟,逢人就炫耀她媳妇还是个大学生,虽然来自农村但是贤良能干。
李老太和媳妇虽同一个屋檐下,但是她对媳妇保持着不干涉的态度,家里一切事务任由媳妇安排,媳妇没安排的绝不主动上手,就是外面下雨了衣服没收她都要征询媳妇的意见:衣服收不收?
李老太常和人传授经验:年轻人的事不要掺和,好不好就怪不到人了。我不吃他们的不喝他们的,我把我自己身体搞好,就是他们的福气。
就是这样的生活理念,让李老太特别善待自己,她不像一般老年人一样舍不得吃喝、深怕多花一分钱,她最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有一分花一分。
李老太的理念听着好像也不错,人家懂得惜护自己的这种心态也是值得赞许的。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样的老人也许就是她媳妇的悲哀。
李老太前两年脑梗后,思维认知有所退行,但是无论怎么退化,她有一点是更加强化了,那就是顾好自己、活得要开心。她会记得自己胆结石不能吃鸡蛋,知道吃咸了会发气管炎,不管你和她诉多少生活的难她都只要自己的饮食到位,住院两周被她说成去旅游了,没事她就听着她的小广播边走边吃边看,高兴了还给路人跳两下……
以前心大,现在风烛残年,李老太更不烦心,除了脑梗,身体什么毛病都没有,平时伤风感冒都很少。
李老太是我婆母。
抛却家庭贡献和价值,从个人角度看,我还是很佩服婆母的生活态度的: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更不会放大问题。她也不是故作坚强,也不会有意挣扎,她只是自然地面对一切,生活过成什么样就什么样,不操心,不让生活烦扰,更不沉湎于苦难——这不是一种潇洒吗?
这样的潇洒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尤其是女人。这样的人,注定是没有什么病痛折磨的。
但愿我们都能做个潇洒的人,不被往事牵跘,不被俗事挂心,不被琐事困扰;不悔过往,不惧将来,勇敢地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