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总归是一下下写出的,所以要注意节奏感,如同音乐,由是吾知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之笔法當和孟頫所悟正同,见白云而悟者亦是此法,唯千古无人言也,见钟书二王书乃至永师书以至初唐诸人书皆如此法,唯北宋初开是时所用法大异,然别有其趣,元初松雪藉南宋之势上追晋唐,又重悟此二字,后人以其宋宗室而仕元,逐大加指责,连其法书之道亦目为媚气太重,不利于學,何其谬也。明末香光责松雪尤力,而后亦大服之,唯清人以入关二帝喜香光书,遂无人讼松雪之冤,之后碑学大兴,帖学更一落千丈,至今百余年世人何曾知松雪之正也,虽如是,吾见松雪书仍以为不如宋人书,何也,其字骨不勝肉也。此殆天资,无关后学,胸中有此二字,则可观帖矣,虽不明其大要,却可在点划中见其精神,天下书家万千,取法不一,若欲融百家于一身,则妄人也,唯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擇其好者而习之,加以本人性情,涵咏功夫,如是则不患不立也,唯先立其根苗,再加以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斯而已。至于能高几许,吾未知也,但吾确信树终胜于草也,半尺之松亦木,千寻之藤终草,本质大不同也,唯知者明。
书写之疾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