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寔遗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学到一个新的非常好的成语。

陈寔遗盗,相传东汉末年颍川陈氏,陈群的祖父陈寔。陈氏以前只是颍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寒门。直到陈群的祖父陈寔横空出世,才使得陈氏慢慢跻身于颍川士族行列。

陈寔字仲弓,出身寒微,少时好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还只是一介儿童只知玩耍的时候,就得到了其他儿童的拥戴。后来陈寔学有所成,就被征召为吏。他可谓是一路仕途通畅,先后为都邮,复为君西门亭长,四为君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府。后再迁除太丘长,故后世称其为陈太丘,与子陈纪、陈譫并著高名,时号"三君"。陈寔以一介寒士能有此成就,与其高尚的品德脱不开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天晚上有小偷溜到陈寔家中,躲在屋梁上面,想趁机偷窃。陈寔知道屋梁上有人,却并未喊人捉拿贼人,而是把子孙们叫到面前训斥“今后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上进,勿要走上邪路。做坏事的人并不是生来就坏,只是平常未学好,慢慢养成了坏习惯,本来也可以是正人君子却变成了小人,不要学梁上君子的行为!”

小偷听后感惭交并,下地扣头请罪。陈寔勉励他改饿向善,并赠丝絹布匹与屋梁盗贼。

后人常以陈寔遗盗来比喻义行善举,梁上君子也成为了小偷的代名词和雅号。

这就是陈寔遗盗的故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