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故,很多人的生命里会出现一条街道,街上有他们的朋友和童年,有他们的乐事和憾事。他们或许想过逃离,最终还是会时常惦念。
苏童经常提到的香椿树街,是充满江南气息的地方,沉默古典却又压抑颓废,记载着那些晦暗的南方往事。《米格尔街》也写了一条上演着诸多故事的街道。
对那些街道来说,他们是常驻者,也可能只是过客。
而熟悉的街道和童年时光,是多少人终将告别的。
如果期望从《米格尔街》找到宏大叙事和伟大哲理,那无疑会令你失望。这并不是一部鸿篇巨著,只能算一本由十多个短篇组成的故事集,但仍有其精彩。
米格尔街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市井社会的缩影。现实里或许还找不到这条街——如果它只是作者用以追忆往日时光时虚构出来的一个载体。
这是一条贫困脏乱的街道,街上有着各色人等,疯子,诗人,智者,弱者,陷于爱恨情仇的女人……他们的生活与年少的主人公的生活甚至有交错过的轨迹。
生活是琐碎的,也不乏幽默。社会底层小人物们自有其庸俗卑劣,也有各自辛酸。当善恶美丑同时聚集在米格尔街这一个小空间里,倒也相安无事。初读这本书,大部分人只感到它的琐碎无聊乃至粗俗,仔细看才会发现书里写的事儿很容易让人笑中带泪地读完。
“好的,我欣然接受,坏的,我坦然面对。”法国女歌手伊迪斯•皮亚芙的那首《不,我绝不后悔》是这么唱的。要知道万花筒里不只有折射出来的光彩,也藏着深深的幽暗啊。总之,好的坏的,尽收于一个孩子的眼底,那便是在27岁时为这条街写下一本书的奈保尔。五年后,小说一经出版,奈保尔捧得毛姆奖,也收获了“幽默作家”和“街头生活作家”的称号。
那些敏感的字眼,像战争,殖民地,希特勒等,也会在《米格尔街》出现,提醒着读者这一看似平静的地方并非世外桃源,亦有它的伤疤。人们照旧生活,便是为了避开伤痕。虽然不幸就在那儿,逃也逃不了。
在这个不够富足安稳的地方,特立独行的人的生活成了一笔谈资,他人的生活总是更迷人,也更荒唐:想当医生的伊莱亚斯成了清洁车夫;诗人华兹华斯死于绝望;放荡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女儿走了自己的老路,却忍不住痛哭;随主人公度过童年的哈特最终入狱……作者通过孩子的口吻,尽量以轻松诙谐的笔调讲这些故事,却仍流露出生命的无常和沉重。
这是书里那个孩子看到的世俗。当然,作者也没一味渲染他们的不幸,而是把他们也视为童年的参与者,陪伴者。
即便生活如此绝望,但大部分人都在米格尔街兴高采烈地活着,真实地活着。
所以,在这些看似残酷的故事背后,其实有奈保尔深切的凝视,眼神里有悲悯更有理解。
有的人永久留在米格尔街,继续守着他们艰辛的家庭生活和破碎的梦想;也有人选择离开,带着他们对这条街道曾有的疑问和永久的怀想。将来某一天,他们或许会再见到它,或许,再也不见。
哈特说:“所有的人,一旦成年就甩头走了。”。
故事的最后,作者说:“在这三年里我长大了,开始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人。”、“我和他们一一告别,快步向飞机走去,我没回头看,只看看前面自己的影子,一个在柏油碎石路面上跳动的小不点。”——“我”将前往英国学习,也必然挥别家人和朋友,以及,曾经的米格尔街。
告别,在这里成了一种仪式。“莫愁前路无知己。”,人的一生,不就是要告别无数的人和地方才能寻觅到更多未知的惊喜吗?
所以,告别米格尔街,是书里最后一个故事,也是充满希望的,更温情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