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书笔记

 我们要知道明天将来的事,总该先知道一些昨天过去的事。

1 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

        历史便即是人生,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的总记录和总检讨,传诸后世。历史分为历史本身、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孟子》中说“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历史虽已过,化作神长存。

        批评中国过去两千年是专制政府,便是不尊重历史,在专制政府下,却能产生有两千年历史的监察制度和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考试制度,历史需要正视过去,人生依然。近代西方三位史学家,黑格尔、马先生、斯宾格勒,这三位德国人以近似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想建立一个模型来解释人类历史,面对中国史全部失效。

2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

        中国历史上,政治一统是常态,多统是变态,虽在多统时期,仍有一统的精神,西方史则正相反。钱穆先生在此以数行言尽五千年,在此摘录部分:

        我们对于夏商二代虽不详知,但周代封建,显然是有一个统一的中央制定制度,面向全国去推行。直到战国时代,才始变成了真正的多统。经过了两百多年,秦人起而统一,继之为汉,为三国,而至于晋,一统是常,多统是变。五胡乱华,北方成了多头,但不久后即为北魏所统一,继之为东、西魏,为北齐、为北周。南方由东晋,而宋、齐、梁、陈。其后隋唐叠兴,中国又成为一统。唐末五代之乱,只仅几十年,既有宋代起而统一。宋时北方有辽有夏,南宋时有金,宋是正统,辽、金、夏是偏统。其后元、明、清三代,中国都是一统。

        近代西方国家的宪法,都规定国家的主权在人民,乍听天经地义,实则狭隘了,若将来世界一统,那天下主权在人类?以国家的观念,很难透进一步而达到天下观念。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国家观念、天下观念,都是一体的,是一种道德和文化观念,而不是一种权力和工具。西方从个人直接接触到上帝和宇宙,发展出个人主义、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

        近代西方学者把国家分成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立宪三种,其实有偏颇。如苏联、朝鲜虽无君主,实则类似专制。中国虽有皇帝,但非专制,更无宪。近代西方中产阶级兴起,夺取贵族政权,实际上是富人政府,代表社会资产阶级的胜利。有主张联合没钱的人夺取政权的,即(我不敢写了),实际上是穷人政府。中国自秦汉以后的政府,不是贵族,不是军人,也不是富人穷人,而是“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政府不是代表权力,二是一个积极发扬人类理想的文化与道德的机构。秦汉以后,一个好青年,在太学毕业,到地方政府做吏,再经地方长官察举到中央,通过中央举行的考试后成为官员,汉代的政府从平民社会中挑选优秀分子,是皇帝不能专制的。隋唐以后以科举选人,更为公平。

        古代政府的一切大权,实则直接掌握在宰相们之手,宋太祖乾德二年,前任宰相们都去职不干了,皇帝要下旨任命新宰相,但因为没有宰相在圣旨上副署,这道圣旨竟然发不下去,不经宰相副署的圣旨是史无前例的、不合制度的。宋太祖只能召集一群大臣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找到唐代有一次不经宰相副署发圣旨的例子,但当时正值唐代甘露之变,也是旧宰相都没了新宰相还未产生,这种唐代叛乱时的例子,宋人认为不能做参照,最后决定由参加宰相府会议的大臣盖章代发。明代废宰相,高级别官员的产生由朝廷公开会议推选决定。至清代,相对是最专制的。私以为,皇帝无法专权,一是制度设计,二是忙不过来。

3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

        中国自古轻视了经济的发展。孟子言:“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有志做士的,便不该自谋个人生活,他的生活改由旁人替他来解决,他则应该专为公众服务。诸葛亮临终遗表:“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这是中国士的传统精神。

        作为一个农业社会,中国古代最大的经济问题便是土地问题(现在好像也是)。春秋战国,土地制度由井田变为收税,完成了由公有到私有化的转变,实现耕者有其田,但也带来了土地兼并问题。汉代收税三十税一,唐代四十税一,作为社会经济支柱的农业税率只有百分之二三,现在增值税13%。但由于土地兼并,地主对农民的税收达到50%甚至更多。

        中国始终把文化根苗寄托在农村,不让财富集中流到城市,工商资产始终受节制,求其与农村经济保持一有宽度的均衡状态,限制其发展过度,导致物质文明无法突飞猛进,好在平顺。

       现在中国的社会情况大变,“士”的质量下降,一部分读书人走向政治,失去了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只肯剽窃西方政治经济理论来方便自己与民争权,只讲个人权利,不提仁爱与牺牲。

4 中国历史上的国防、教育

        关于国防,钱穆写的依然丰富,我只略记一点。汉代起全民皆兵,壮丁从23岁开始服兵役,20岁成丁,可独立营生,农民经济,通常三年耕种可余一年之粮,23岁后服兵役,家中可以使用这余粮以满足温饱。

        今日中国的教育是一种赛跑式的教育,小学生的第一目标是进中学,中学生则为进大学,大学生争取出国留学,成了一种个人主义的机会比赛。人的智慧有愚智、家庭有贫富,生来便不平等,学校教育若只是鼓励个人上进,仅注意到让每个人都接受知识和职业技能,而没注意到一个人可能的失败以及内心情绪上的真实苦闷,这单方面的教育又怎能达到理想的效能?社会上只有强壮聪明的成功,不管愚笨病弱的失败。中国传统教育教授的不只是职业知识,重在“传道”,教人做圣人,言“人皆可以为尧舜”,常有皇帝屈尊见师求道的佳话,圣人只论人格高卑,不论职位大小。

5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人物、道德精神

        最早的中国文化只在黄河中下游的一部分,河南、山东西部、山西南部、陕西东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直到春秋时代方扩展像样,秦代统一中国,疆域大抵成型,但中心让在黄河流域。三国时代,长江流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东晋南迁建都南京,也是北人南移。唐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崩溃,始有南重北轻之势,

        唐以前的皇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几乎全是北方人,宋以后始有南方人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然宋以后的中国,不如宋以前强盛。

        道德精神中所讲,与《中国思想史六讲》《中国学术思想史十八讲》中大多重合,此不赘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55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0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24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4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5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5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78评论 1 30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8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6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49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67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00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47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