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精神角落

这个标题算是从豆瓣的第一支广告借来的,拿来主义使用的很到位,自己没有那么多创意,毕竟起名字也算是件大事儿,马虎不得,他说的就是我想表达的,那就借过来一用,以此吐露心声。

这是一个很好的主题,我们的精神角落,抛去我们的日常生活,抛开家人、朋友,当你独自一人的时候,还剩下些什么?心中若是没有一片天地的话,又该怎样独活?不过,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如果,很多人也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只是自顾自的活着。

今天晚上在一直播上回看了鬼脚七的直播,关于心经的解读,观看人数已经快50万人了,说明关注这个主题的人还真心不少,然而我的身边却找不到同行者,幸好有了网络,从此,你我不分南北,只聊精神。这样说听起来很文艺,带点理想色彩,然而大家都是在追寻内心的声音,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角落吗?我不得而知,当然只要是在做这些事,那么离下一个阶段就不远了。

鬼脚七在讲解心经的时候,讲到了一个故事,他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让鬼脚七念“阿弥陀佛”“嗡玛尼呗美哄”,然后有一次他在县城开车撞到了人,结果回去之后回去问奶奶,看我念这些没用吧,奶奶说了句,那人有没有撞死呢?鬼脚七回答说:“没有啊,轻微的撞伤了”。奶奶就说这是念佛的好处——免灾祸。我总觉着,这个道理说不通,念佛和免灾祸真的是因果关系么?因为平时念了佛,所以免了灾祸。若是说相关呢,还好些。应该算是心理安慰剂效应吧!

当然谈到心理安慰,一般人怎么没有这种效应呢?没有心灵寄托,没有精神世界,对,就是这个。有些人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之后,就容易乱了阵脚,不知所措,经常做出些出格的事情来,完全被情绪给控制了。

2012西藏喇嘛

在世界末日《2012》中,人们快被海啸吞没的时候,有人哭泣,有人悲伤,很多人都处于无助的状态,只有那些有信仰的人才会平静的对待这一切,电影中西藏的那些喇嘛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诠释,在海啸来临之前还是一如既往的敲钟念经。

这里面谈的生死乍看起来离我们还很远,总觉着自己还年轻,才25岁,谁会去想这些呢?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今年上半年在医院的时候,我在肿瘤医院的时候还真的没有看到有几个人的眼神是平静的,除了遇到的王阿姨心态比较好之外,其他的真心没有。在生命即将悄然流逝的时候,能做的真的不多,若是连一颗平静的心都没有,那还能有什么呢?

生死的话题谈起来比较沉重,没有经历过的人一般是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的。这个还是印证了那句话“当你失去了,才知道去珍惜”。能够在失去之前学会去珍惜的人真的不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如何丰富我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呢?若想修心向内求,若求物质向外求。就是这样,向内慢慢的求索,善假借于外物,就像王阳明格物致知最开始去对着竹子格一样,能格出什么来呢?我们当然也一样,世界上这么多东西给你选,给你用,最开始你也不知道哪些适合自己,就慢慢的试,总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即使找不到,也能在寻找的过程中悟出些什么的。精神的世界也是需要一点一点的构建的,不是一本书一席话就能够马上建成的,具体如何做呢?一步一步的探索吧,是顿悟还是渐悟,一试便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家好,当提到最能代表中国的东西,我觉得食物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中国的文化,唯有美食与帆船不可辜负,现在,为了慰藉大家...
    律人阅读 151评论 0 0
  • JdbcTemplate 对查询操作有非常多的方法,在这里只介绍四个方法,其他的自己看源码,通过方法名和参数就能知...
    mm_cuckoo阅读 40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