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一个国家的基层治理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了基层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更代表了国家治理的成效和水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强化基层治理的党建引领,有助于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忘初心、忠诚担当,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促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在基层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广大的基层党组织成员要切实发挥好一个党员的表率作用,当好人民群众的带头人,办好人民群众的事情,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通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激发党员主观能动性,主动为人民群众干实事,及时解决群众困难,让人民群众产生更多的获得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创造党的领导与基层自治的叠加效应,方能巩固执政之基。
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一是要强化党的领导与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就要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积极推进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建设,锤炼干部过硬本领。基层社会治理需要从深入解决源头性、基础性问题入手,把创新基层治理列为基层党建重要项目来抓,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使得基层治理更高效、服务更精细,提升人民幸福感。
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二是要完善制度机制与创新管理。坚持制度化规范,完善多元参与、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回答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个重大课题,根本在于创新和完善制度。要针对基层治理中的现实问题,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的制度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依法依规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我们紧紧围绕自治基础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基层组织议事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细化完善实体性内容、程序性规定和约束性要求,提高基层党组织依法依规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发挥党员积极作用,畅通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三要推动党建创新与多元参与。实际的治理需要不断创新机制,将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如区域化党建、党员下沉机制等,这些举措为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有效路径。创新机制不仅要关注党的组织结构,还需注重思想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以促进更高效、更灵活的治理体系。此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要求多元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治理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政府、市民、企业等多方面的参与,党的组织应成为协调各方合作的纽带。在这个过程中,各方可以通过协商共治的方式解决问题,实现社会利益的协调,社会矛盾的化解,社会共识的凝聚,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
总之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通过坚定理念、创新机制、多元参与和数字化转型,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构建协同治理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效能的不断提高,确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一路径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动实践,更是对国际社会治理体系的有益探索,值得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