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李安导演的其他作品,每次看完,都会陷入久久的沉思而不得平静。
影片最后,当比利与姐姐告别,转身看到沙地战车时,我的内心涌起一股温暖的感动——战场才是“英雄”的归属,而现实只会将他们撕得粉碎。
比利最终平静而笃定地走向战车,走到队友的中间,走回充满硝烟但对他们来说更为真实的世界——伊拉克战场。
本片带有李安导演的浓郁的东方哲学气息,在美国这片宣扬民主、开放、自由的文化土壤里,却遭受到西方媒体的普遍质疑。
就电影技术的革新而言,我甚至完全体会不到电影画质的区别。而不少专业影评人指出,高清的画质下,一切接近现实的体验,让观众再难进入电影的梦幻奇境,借由光影的错觉逃离现实的苦楚。
被镜头放大、清晰的,还有“英雄”的陨落。
被美国大众热切称赞的“B班”,因为一段在伊拉克战场上不顾生命凶险,奋力强求战友的视频曝光,而迅速在美国走红。
于是,小贩开始炒作,变卖他们的故事;商人开始压榨,用一种傲慢的态度施舍;普通群众们(观众)开始肆意揣测,挑衅他们的底线;底层人们(体育场的搬运工)无视他们的创伤,一再撕扯他们的伤疤,甚至最终发生肢体冲突。
这些在战场上成就的“英雄”,似乎再也无法回到现实生活中了。
然而,这样含有悲剧色彩的故事,绝非仅存在于战争之中,在生活的“战场”上也同样让人唏嘘不已。
记得有年秋天在北京学习,有一次出地铁站时,看到一位倒立行乞的少年,在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张白纸,赫然写着“张尚武”的名字。
原本以为肯定是“噱头”,或者恰好重名。
可是,随后在网上不断有曝光的照片和网友的留言,不得不相信,一位体操新星就此陨落,在被迫离开赛场之后,只能通过行乞来维系生活……
同样让人感到心寒的,是前长跑冠军艾冬梅。
因年少参加长跑,身体长期处于高强度的训练中,加之比赛的高压,最终在退役后,她的身体不堪重负。
荣获19枚奖牌(其中有10枚是国际奖牌)的她,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赞誉和关注,反倒是2006年的一直诉状使她成为媒体的焦点——她与另外三位队友,将自己的教练以“侵占财产”的罪名告上法庭。
胶着的诉讼过程,交迫的生活困境,使她不得不在网上公开出售自己的奖牌来维系生活。
不可否认,这些时间背后必然含有当事人自身的原因。但是,难以忽视的是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对“英雄”们的冲击。
在东西方的远古神话中,“英雄”似乎早已成了一种特殊的符号象征,逐渐演化成三大神话类型之一(另外两种分别是创世神话于神祗神话)。
在古希腊神话中,天神之子赫拉克勒斯如何骁勇善战,完成了十二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搭救了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最终还是难逃宿命,被赫拉(天后)设计毒死。
而另一位希腊神话中的勇士——阿喀琉斯,在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庇佑下,周身浸入冥河水中获得刀枪不入的能力。但是,因为母亲抓住他的脚踝裸露在外,成了他致命的弱点,也最终使他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一箭射中脚踝而死。
同样,出现在远古时代的东方神话中的夸父,在极具牺牲精神的催化下,成了人类征服自然地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虽然不乏有英雄神话以美好愿景作为结局,但多数的英雄形象都伴随着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而诞生。这其中饱含凡人“成为英雄”的渴望,充满了“英雄式”的精神敬畏,但也混杂着无法企及的失落,与对“英雄”形象的挑战。
这种纠葛的情结,一代代缔结在我们心中,使每个时代下的英雄都被迫赋予了超越他们自身意义的情感投射。
他们不但满足了人们对英雄的狂热追捧,也势必要承受这一称呼的带来的精神压迫。
前不久,因《战狼2》迅速蹿红的打星吴京,一面是观众对国产电影人崛起盛赞,一面却在“逼捐”的声讨中感受着“冰与火”的焦灼。然而,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有不少人开始反思并批判着“道德绑架”,在声援英雄!
电影最后,林恩在拒绝了姐姐的请求,转身看到原本停靠在体育场的加长悍马,变成了沙地战车——奢华的现实反而成了虚无的泡沫,而残酷的战场却成了滋养英雄的土壤。
也许有一天,我们终会放下自己不该对英雄的过度期待,也许那时,我们才能平静地接纳自己并非英雄的不完美。
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