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刚进入大学那会,我们是怀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走进校园。在大学,少不了的是与寝室的人打交道。四个女生,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开始的时候,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在一起,可是随着时间久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习惯,有自己需要考虑的东西。一位学姐,每天清晨自己去早读,晚上去体育场馆锻炼,去图书馆自习......一个完成了一个人的事情,这位学姐现在怎么样了呢?
在大学里,从众心理非常普遍,一个人做了一件事,其他人也会相应的盲目去做,会有一种求同的心理,不愿自己成为枪打弹头鸟的人。有的人会害怕孤独和害怕被孤立,为了迎合别人而去做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她们在寻找和自己一样的兴趣爱好的人,陪她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游逛,甚至为了求同而去培养和她们一样的兴趣爱好。她们害怕落单,害怕一个人无聊。
而也有这样的一些人群,她们清楚自己来上大学的目的,想要的是什么,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她们知道:与其花时间去想方设法的讨好他人,还不如静下心来去想自己要去做的事情,自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才是她们关心的问题。
高中时候,我是个半孤独半合群的人,甚至到了大学还是这个状态。我没有广泛交友,在我的意识和能力状态下,我的精力只足够交到两三真心的知己好友。因为和自己走在一起的好友喜欢读天文学和历史,我会找这些书来看;因为我的好友喜欢做这个事情,我会尝试着做这个事情,久而久之,会形成依赖性,会变得没有自己思考的能力,会得不到该有的尊重。这样的自己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格,一个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最起码的应该是应该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和主见,这不是让你处处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意见和思想,难道你的内心想要的东西总是在别人的思想下埋没吗?这样的自己活得没有自我的累,这样的你想要吗?
刚进入的大学寝室,大家都客客气气,说什么都行啊、随便啊、可以啊......做什么都一起去,形影不离,如胶似漆,像是分不开的集体人,如果一个人落单了,你就好像不是和她们是一起的了,就有种被孤立的感觉。
隔壁宿舍的一位同学,因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感觉,不喜欢在一个洗衣机里一起洗衣服,她们宿舍的人提出要买洗衣机的时候,她心里就有点抵触,她犹犹豫豫,不敢果断的说她不要,她害怕自己这样是不合群的,后来,她没有参与进去买,然而她所担心的事情也没有发生,宿舍的人照样一起吃吃喝喝,过着该上课上课,该睡觉睡觉,过着教室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没有人愿意自己一个人下去饭堂吃饭,一个人点外卖全宿舍一起点。
那位不想过着这种“合群”的生活,她突然有一天思考自己来大学的目的,自己该有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嗯,不错,她要走上了独处的道路。她有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规划,她开始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去跑步、一个人去旅行。她说:“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每当独处的时候,她能静静的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孤独,谁都不喜欢,但相比起孤独,更害怕的是堕落,每个自己所讨厌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够努力的曾经,害怕遇见那个讨厌的自己。所以,前面说的那位学姐,在他们一下课就成群结队的回寝室的时候,她默默的背上书包,一个人走上了和她们相反的去图书馆的路上。因而,她也在追逐自己的目标中一步步地去实现,考了要考的证书,拿了想拿的奖金和比赛,这样的她,会是个她想成为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的心灵是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沉淀的。独处,不是孤僻,不是拒人于之外,而是,在自己计划的时间里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当然也不能割离所有人,只做自己,也要安排时间出来与人沟通交流。该自己做的事,自己独立思考完成,该和别人一起做的,要积极参与进去。独处的时候学会去享受,这是个人思考的时间;合群的时候学会去融合,这是交友的时间,这些都是个人的成长,做个充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