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我是演说家》董仲蠡关于《教育意义》的演讲,非常有感触,而下面这段话对我感触颇深:
我们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是因为当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鸟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我去,全都在那吵吵吵,这是什么鸟;当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的时候心中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那喊,哎呀,妈呀,都是沙子,快回去。
教育的核心含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以人知识,更是提高个人的修为,增强我们对生命力的感受,从而更好的认知自己,并且不断的提升自己,这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明灯。
在这个演说里董仲蠡还提到他在一次教翻译课的时候的一个故事:
讲到林语堂先生如何翻译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讲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叫:“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我不禁手舞足蹈,作为老师的那种自豪感爆棚。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底下有一个女生,直接质问我:“你讲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啊,能提分吗?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我,自认也算伶牙俐齿,但是,在那一刻,我竟无言以对!
董仲蠡从教育的意义展开这个话题,我想借他的问题来讨论让孩子进步最好的动力是什么?也是就驱动力是什么?从本质上来说不管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还是顺利通过考试都是在进步,只是前一种是我们更希望的进步,而后一种是因为我们迫于现实压力而不得不进步。
对于年纪轻轻的孩子让他们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果没有环境以及生活的磨砺其实很难体会到这种意境美的,离生活太遥远。所以让他们以此为驱动力有点困难的。研究很多大师的读书路径发现他们都是从专业开始,然后再看类似美文一类带哲理性思考的书籍,我认为这是因为没有大量的实践是很难读懂形而上的东西。这类驱动力对于孩子来说太高,孩子们够不着。
第二种,顺利通过考试则很容易让孩子接受,也很容易让孩子有驱动力,因为,我们环境如此,我们认为顺利通过考试其它问题都可以解决了,正如,从小家长就告诉我们,孩子只要考上大学就什么都有了,于是我们信了,然后我们拼尽全力考上大学,但是当我们毕业的时候会发现市场上连找工作都不容易,更谈不上其它的东西了。当孩子总是被这种驱动力驱使的时候,不久就会发现这种驱动力不好用了,孩子们会变得非常的累,到最后会迷失自己,因为这个时候他们会问自己一个终极问题,我这样考试是为了什么,并不能让我的情况变好,正如现在的大学生会这样问自己,我们努力读书,考大学,结果找不到工作,于是读书无用论盛行。看不到问题的本质。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是正确的驱动力呢?
这个问题很难有统一答案,但有一个标准就是让孩子找到自己,不好意思,这个答案又是一个不可执行的答案,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自我驱动,有的孩子必需依靠外力驱动,需要引导。所以你会发现,同样是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为什么有的那么上进,有的却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做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不要干涉孩子太多;
第二,提供环境,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那么家里一定要有书,并且你也要喜欢读书;
这是非常保守的做法,但事实上做好这两样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第三,适当的引导,例如,在《儿童设计在童年》一书中,作者从女儿小时候就帮助他的女儿树立上哈佛的理想,并帮助她一步步实现这个理想。
对于第三种,家长必需要做大量的功课,如果做得不好很容易引起反作用,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高学历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反而很胆小的例子。
总结一下,发现并没有让孩子进步的动力统一的标准,作为家长我们能给了就是给孩子无尽的爱,让他们自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