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对90后一词便不甚在意,自觉不过是时代背景的略微不同而导致的些许细微差异,而这些差异也最终会随着时间推进化为历史潮流的一缕轻波,掀不起任何微澜。
然而随着毕业以来的种种经历和联想,不得不再次重新对90后一词再一次的进行审视,而在审视的过程中,便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同样作为90后的我,在他人眼中,尤其在我的领导眼中,可能是什么样的。
至此《轻有力》一书进入视野一一如何用90后的思维管理90后。随后,作者书名中的管理改成了领导:90后确实是没办法被管理的。
在我看来,90后并非是个帽子或者标签,也不仅仅是年龄的呈现,90后是一种在时代的浪潮里,因为其背景和社会发展的特性,而产生的一种群体性现象,没有对错,也不含褒贬。
在思维划分上,88年之后的似乎都可以划到为90后,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物质改善的因素让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90后即缺少集体意识,又无需担心物质生活的匮乏,终日所找寻的不过是符合内心价值观的自我实现。不同于80后在他人的价值观下寻求成功,追求他人眼中的名声、地位、崇拜,作为90后的我只想在自己的世界里觉的OK就好,即时刻以自身价值观作为评判体系。而这种强烈的内部指向,存在于我们的所有行为准则当中,无时无刻。
整本书最受启发的地方之一在于作者提供了一种将部分理论方法落地的思路,由点着手扩散。诚然多年的学府经验帮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然而步入社会之后纯理论知识毫无作用,如何将理论知识真正发挥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着实让我们的工作、生活因为理论梳理得到更加有效率的改进成为一门学问。不少怀揣着知识的高等学府毕业生步入社会之后却发现知识似乎一文不值,在社会运转面前,我们所缺乏的不是知识分子,而是能切实有效将知识转换为价值的方法和思路。
除此之外,整个阅读过程中内心所发出最多的声音便是“我也是这样的吗?”“我在领导/家人/朋友的眼里是这个样子吗?”
当透过媒介对自身进行认知的时候,跟自己的想法还一样吗?
结果显然是不一定的。
那些自以为是的想法很可能仅仅只是领导眼里的幼稚和麻烦,那些看似干劲十足的行为在他人看来不过只是心浮气躁,你身边的人正在每天承载你的无知与无耻,而自己却沉浸在洋洋自得的满足之中。
至此,为骄傲与自满道一首低沉,哀痛,悲挽的頌曲,为那些接纳你,包容你,不断宽恕你的人吟一首赞诗,告别昨日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