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阅读打卡(一)《素书》第一章 原始

【原文】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译文】

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

道:即人所遵循的自然规律。它为世间万物所遵循,但它往往不能为人所认识。

德:即人顺应自然的安排而使其欲求得到满足的能力,世间万物亦如此。德使万物各得其所而各尽其能。

仁:即人所具有的慈悲、怜悯之心,有此心,人就会产生各种善良的愿望和行动。

义:即人所遵循的与事理相适宜的原则,义要求人们奖赏善行、惩罚恶行,以此建功立业。

礼:即人所遵循的社会规范。在礼制的规范下,每个人都克勤克俭,按照各自的社会角色行事,形成了和谐的人伦社会秩序。

这五项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

贤明的人和有德行的君子,都明白世间万物兴盛、衰败的道理,通晓事业成功、成败的规律,知道社会太平、纷乱的局势,懂得把握好进退的尺度。当时机不对时,能够及时退隐,坚守正道,等待时机来临。一旦时机成熟,便趁势而行,于是,常常能够位极人臣建立盖世之功。如果,时运不济,他们也能守得淡泊以终生。这样的人往往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成为后世的典范,为后代所敬仰。

【注曰】:道不可以无始。

【王氏曰】:原者,根。原始者,初始。章者,篇章。此章之内,先说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之根本,立身成名的道理。

人生在世道德修养为立世之根本。天道、德行、仁爱、正义和礼义历来是中国人文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古人认为,圣贤是道德的楷模。孔子和孟子能成为圣贤,和他们的为人有极大关系。端正己心,以求知的心态修德行,人生也会因为这份努力而美丽长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