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个吃粽子的节日,满大街都是包粽子、卖粽子的。我们是吃奶奶做的粽子长大的,每到这个时节,奶奶就会准备泡好的糯米和粽叶,将一把糯米和着葡萄干、红枣等用粽叶裹地牢牢实实,再用麻线给扎的得紧紧密密的。一下煮几十个放在冷水里,接着趁热剥掉粽叶,那热气腾腾、白白的粽子就在眼前,沾上糖或者黄豆面,吃起来香喷喷、甜糯糯的感觉,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
然而,现在有了品种繁多的粽子卖,有肉粽、水果粽、红豆沙粽等等,里面有各种馅儿。女儿也喜欢吃这种粽子,而我父母因为患糖尿病,也不吃粽子,只有我还怀念原来的味道。奶奶要到八十岁了,她依然还是不辞辛劳地亲自做了许多粽子。每次去看望她,看见老人家的脸色越来越苍白,身体越来越消瘦,耳朵越来越背,听不清我们在说什么。这时我就总会想起当我小的时候,那时的她才四十多岁,身体健康,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还曾在万人大会上做为“先进工作者”讲话发言。奶奶在外面领导一个建筑公司,把公司办得红红火火,在家里还得做一大家人的饭菜,养活老老少少十几口人。
奶奶对我们这些孙子辈的也特别好,每当我到外地求学、进修的时候,她总会给我亲自包一大口袋榨广椒炒腊肉,硬塞给我带去吃。我的许多外地的同学、朋友吃了我们恩施特有的榨广椒后总是赞不绝口,对我们神秘的恩施充满了渴望。而我在遥远的他乡吃起家乡的菜总会回忆起家乡的点点滴滴。
我的婆婆也特别能干,她做的霉豆腐吃起来真是滑而不腻、入口即化,里面有着各种味道,真是回味无穷啊!她老人家做的霉豆腐真的可以申请专利了,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吃,每次当我一大块一大块狼吞虎咽的时候,老公总是会讲起“三得”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客人在吃霉豆腐的时候大快朵颐,不注意公众形象,另一个客人举起筷子准备夹霉豆腐的时候,早已经没有了。他实在是气不过,就对那人说道“这可是咸菜啊!”那人说“晓得!”又说道“咸得很哦!”那人说“吃得!”最后说到“三角钱一块耶!”那人说道“值得!”反正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任别人如何说,就是要吃。可见霉豆腐的魅力所在。老公讽刺我也和那人一样,吃起婆婆做的霉豆腐就完全不顾形象了,我只是当耳旁风,不会管那么多的。
婆婆做的“醪糟”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把糯米蒸熟加酒曲密封发酵,过几天一打开盖子,就会闻到一股清香袭来,我们全家人就一起动手做汤圆,将其放在煮熟的醪糟里面,当一个个汤圆浮在醪糟汤上的时候,我们都快活地吃起来了,一家人团团圆圆的。
“端午节”不是"粽子节",当然不仅仅是吃粽子,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让我们在这个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中细细品茗历史文化传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