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爱人,以正确的态度憎人。”
【感悟】
钱穆《论语新解》:“本章当与上章连看。不仁之人,处困境,不能安。处乐境,亦不能安。心所喜,不能好。心所厌,不能恶。循至其心乃不觉有好恶。其所好恶,皆不能得其正。人生种种苦痛根源,已全在此两章说出。能明得此两章之涵义,其人即是一智人,一勇者。”
本章是孔子教育弟子修养以仁为核心的内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见,正确对待他人。
一、怎样好人
1.成人之美
即使看到他人有些小的长处,或有小的善心善事, 就主动学他的长处;并且称赞他,替他广为传扬。就像唐代掌管国子监的官员扬敬之,本身学问渊博,见到有才华的年轻人,总是非常高兴,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出名.
有一次,杨敬之读了一位叫项斯的读书人的诗集,非常赞赏,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人才,就立即邀请项斯见面。通过“面试”,感觉比他读项诗时的想象还要好,一方面热情地鼓励他,一方面向有关人士推荐、介绍项斯的人品和才华,项斯从此名声大振.第二年,他在长安应试,考中了进士.
杨敬之非常高兴,还写了《赠项斯》:“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仁者的好人,就像杨敬之这样,突破了常人相妒、文人相轻的恶习,而是赞贤扬善,逢人颂扬,表示出杨敬之美好、宽阔的胸怀。
仁人在平常生活中,不论讲话或是做事,全不是出自一种自私自利的念头;而要全为了社会大众设想,立出一种规则来,使大众可以通行遵守,这才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把天下所有的一切,都看做是公而不是私的度量呢!
1.爱敬存心
君子与小人,从外貌来看,常常容易混淆,分不出真假。因为小人会装假仁假义,冒充君子。
真君子所存的心,只有爱人敬人的心。因为人虽然有亲近的,疏远的,有尊贵的,有低微的,有聪明的,有愚笨的,但是这些都是我们的同胞,都是和我们一样有生命,有血有肉,有感情,那一个不该爱他敬他呢?大家都能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自己也就身处快乐之中。
二、怎样恶人
东汉末年,有个叫郭泰的仁者,学问高深,为人谦和。当时,有个叫左原的人,因为犯过法很少有人愿意跟他交往。他整天孤孤单单,闷闷不乐,连个说话的人也找不到。
不过,郭泰却没有因为他曾经犯过错就看不起他,常常用古代圣人的例子作比喻来鼓励他,劝他改过自新,重新做一位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郭泰还收了左原做学生,很长一段时问,无论去哪儿都把他带在身边,一起读书,一起参加文人的集会……
郭泰的朋友们很奇怪他为什么与这样的人交朋友。郭泰感慨地说:“对于犯错误的人,我们应该热情地帮助他们,劝他们弃恶从善。不理不睬,甚至嘲讽讥笑,这不是逼他们继续做坏事吗?”
渐渐地,左原跟着郭泰耳濡目染,慢慢地学习他的品质,向他看齐,终于改邪归正。仿佛变了一个人,越来越爱读书了,也愿意跟别人交流了,提起以前的荒唐事脸就变得通红。大家都说左原变得越来越像他的老师郭泰了。
郭泰之所以能感化左原,因为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也因为人的自性中有善的一面,哪怕是一个做恶之人,看见人行善,他也会生敬佩或感动的心。这是“天下之同情”,这种情、这种心,是相同的。仁者唤醒了左原“善”的良心,使他有了知耻心。
朱子《集注》:“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因为仁者没有私心,所以他的好恶不是从自己角度出发,他从公理的角度出发,从民心出发。所以他的好恶都得其正。
三、为什么人有时候会失掉正
《大学》里讲;“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一切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这是仁人。
1.私欲唆使
为什么人有时候会偏,失掉正了?是因为过于“自私”。把理忘掉了,用的是私情,或者是用的是失去理性的欲。有私欲在心中,就容易不得其正了。
2.喜听甜言蜜语
我们现在的一般人“待人”是有误区的,对自己阿谀奉承的就是好人,只爱听表扬的话,不爱听“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话……
《大学》:“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好乐是贪,忿懥是瞋,恐惧、忧患是属于痴。贪瞋痴在心中,没有“仁”这颗定心丸,他不能自己克制,不能伏住这些烦恼,所以心就不得其正。因此这个好恶也就不得其正。
读本章我们应该搞明白“待(人”的误区根源是什么?反省一下自己是否陷入误区?怎样提升自己的仁者风范?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论语》的人文情怀,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学习《论语》,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大家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