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值龄15岁,从未同时离开父母这么久、一周!看着她像快乐的小鸟,开心地和新同学相处,大大咧咧略带敷衍地答应着她妈的唠叨、不要担心她、安排着我们离校后午餐的着落。我一直默默地看着,那一刻,心里在想,孩子你能行吗?衣服脏了怎么办?床乱了怎么办?想吃水果了没人给你洗好削好怎么办?你能常常提醒自己多喝水吗?……你能够适应这清贫简陋艰难的学生生涯吗?……心,莫名地心疼、由丝丝到渐涌地心疼。
今天是接住校生回家的日子,远远看着女儿和一个女生并肩同行往校门,我站在校门口高挥着手,女儿如往昔一样、示意知道我来接她,静静地到楼上宿舍取带回家的衣物。出了校门,看着她露在夏季校服外的瘦削的双臂、脸庞,拎着两包沉重衣物和鞋子,心突兀地沉重,忙着迎上去接过来放在后备箱,那瞬间,有种隐约地的欣喜、说不出的感觉,就是感觉孩子和以往不一样。
去餐厅的路上和晚餐的时间,女儿聊了很多校园里的现象。物理老师是个58岁的老教师,物理课有实验、叠纸,老师羸弱地说,教完这堂课我就去住院治疗了,前一天在四班上课时眼睛间隙性失明了十多分钟;班级里有些同学依然上课彼此大声说话,嬉笑实验,而女儿则随心、整堂课愈发认真地听课;课堂结束,看着老师缓缓艰难地收拾教具,女儿想帮忙但没有,回顾那些实验时嘻哈的同学依然在旁若无人地嬉闹,女儿说,那一刻,她想起了外公,年纪大了容易脑梗,她特别想哭!她有点后悔没有帮老师;女儿说,老师们都很好,为什么不可以给老师一些尊重?为什么不可以自爱?
听着女儿的叙说,我突然觉得孩子长大了!
中学生谈恋爱、发型怪异、欺凌弱小等等,女儿很是不解,对未来愈发彷徨……
看着孩子的忿忿、不解,我一路思考,是的,回顾我们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夜不闭户的年代,人是多么的淳朴,但高中时代也少不了那些现象。回到家,我和女儿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中学生谈恋爱、发型怪异、欺凌弱小等,我以为和什么样的班级与学校无关、和什么时代无关,而是和人的青春期有关!这个时期的高中生,要么理性地明白自己未来要的是什么而努力学习,要么跟着荷尔蒙做着感性的事。女儿表示认可,我很欣慰。
女儿是有梦想的。而且一直都是那么美好,美好的那么纯粹。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学校也是一个微型的社会,我如是说;女儿则认为学校就应该是人人向学、人人礼敬。我想女儿的这份美好是对的,我没有反驳,但想日后她会自悟的,她会有自己的正见。
人,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正能量的想法、并且坚持是好的,我没有理由去血淋淋、现实地撕开一小撮社会的伤口而盖全部,毕竟,社会还是好人多;我期待,女儿心怀美好,一路走向梦想,一路自律,一路自强。
这个深夜,秋风渐凉,女儿少有地早睡,女儿说现在住校都是按时入睡,生活学习都是紧锣密鼓;想想也是,想早睡就得早洗、想早洗就得早学完、想早学完就得多吃饭多运动……那么多孩子和不匹配的有限的生活、学习设施,若想得偿所愿,女儿说就得逼着自己,抢时间、抢效率。
夜幕中蛐鸣依旧,但寒意不再;想想离别一周再重逢的女儿,看着她宁静的睡脸,欣慰渐渐弥漫于心。
孩子,你已长大。
陈俊羽父亲,陈希存笔录
2018.9.8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