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这里是三号铺,我是顾先生。
愿此生写文不火,只做你一人树洞。
我总渴望能借来一点日出和日落,然而人们总喜欢把阁楼上能看到阳光的房间上一把锁。房间里大片荆棘之中缓缓开放的玫瑰,伴着窗外随时间轮转射入的些许日光,娇艳欲滴,又暗黑无比。这个房间,叫秘密。
我的秘密已经很久都没有开出玫瑰了,它短暂又绵长,烙刻着我已经不再温热的感情和清晰的绝望。
没有人知道的,我的秘密,叫做“我还爱你。”
01
《后来的我们》热映那时,主题曲里有句话直戳心弦,“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北漂的情侣在生活的重压之下终于败给现实,重逢后只能无奈地说一句“好久不见”,俗套又常见的爱情悲剧,却让我在屏幕前哭成了一条傻狗。这像极了我们,像极了后来或许会再相遇的我们。
我看见了我们,明明相爱却还是败给现实的我们。
记得和他分开的那段时间,分手的那一幕不分昼夜地在我眼前一遍遍重演。没有第三者没有互相亏欠,就仅仅因为距离太远,就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最最普通的周一,好像完全没有预兆,又好像之前的一切都是预告,微信上如同朋友般的对话,连再见一面都没有,他就那样离开,或者说被我推出我的世界。
或许异地恋的痛苦就在这里,下雨的时候不敢问对方有没有带伞,生病的时候只有手机里没有温度的陪伴,甚至分开的时候都没见到对方难过的那面……
“我真的好喜欢他,但是我也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走下去了。”一切的难过和纠葛,慢慢地发酵成分开后日日夜夜的思念。
02
记得还没分开的时候,每月一次的见面成了一个月来最开心的一天,每个稍长的假期全都是用车票堆叠。
他曾经总说把车票的留下让我们的孩子也看看爸爸妈妈当初的不易与坚持,却不曾想过那些车票最后却成了我们曾经相爱的唯一证据。
曾经写过关于彼此的一本书,那本书的PDF一直没舍得删;有过一本从喜欢他的那天起悄悄记下来的日记,也一直没舍得扔;悄悄留下的高三那些写过的每一张纸条,小心翼翼存好不肯拉下一张的那些合照,收藏的在一起时他发的每一条语音,手机里存下来的他唱的那些歌曲……
它们在上锁的抽屉里,在手机最下面的收藏夹中,在不知哪一本书的扉页里,我知道它们都应该已经被我扔掉了,却一直没舍得扔掉过。
戴佩妮的《怎样》里唱到“我变得懂事了,我又开始写日记了,而那你呢”“我变得不哭了,我把照片也收起了,而那你呢”。
每一个失去爱情的人,都慢慢地回归着正常的生活,我也一样。
然而,只有我自己清楚,“我还爱你”是我内心最最深沉的秘密。
我也不知道,我究竟在怀念什么?亦或者在惋惜什么?
怀念高中时避开老师甜蜜对视时的小心翼翼吗?怀念拼命努力只为了和爱的人进入同一个大学的纯粹吗?惋惜后来我们败给了时间和距离的现实吗?惋惜曾经亲密相爱的人变得形同陌路吗?
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高三那么艰难都一起渡过了,现在却再也走不下去了。曾经看一眼就会笑出来的人,曾经愿意抛下全世界来换的人,现在却无声无息地走远了。
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
我曾拥有你,真叫我心酸。
青春是一张永不过时的牌,永远撩拨心弦的,或许就是那些不可回头的遗憾吧。
03
“分开后我会笑着说,当朋友问你关于我,我都会轻描淡写仿佛没爱过”我早已经能成功做到把故事随口就当笑话说起。作为最合格的前任,我不曾主动,不曾回忆,不曾出现,不曾提起。
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每天无数次点开,那个明知他不会更新的qq空间和朋友圈,还不忘了删掉访客记录。
我每天无数次搜索那个我背的滚瓜烂熟的微信号,就只是为了悄悄看他的头像一眼,得到那种莫名的心安。
他的名字默默占据着我每一个浏览器的搜索框,我监视着他的知乎、微博,甚至他们系的微信公众号。
我从每一个角落收集着所有关于他的消息,却假装自己毫不在意。没有资格,也没有结果。
04
我总是在心里给自己打气“爱他就告诉他吧!说不定你们回得去。”
每当我看到朋友圈那些分分合合最终修成正果的情侣,我羡慕,甚至嫉妒,我想冲动地拨下那串烂熟于心的号码,哭着跑进他怀里,说着那句“我还爱你”。
想说很多话给他听,“我们不吵架了好不好?我们不再闹了好不好?我们都鼓起勇气再坚持一下好不好?我们还像最开始那样一直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好不好?”
然而我没有,理智永远占据着上风。
“我希望你的前程光辉灿烂,可是,我也是个需要人陪伴的女孩子呀。”
我想得到我需要的陪伴,我想要保持颜面,想要不再经历那些相爱又互相伤害的痛苦,想要不再被异地束缚,想要不再有泪水沾湿的夜晚,想要成为一棵木棉站在他身边,可我现在还不足够优秀。
我自己都厌恶自己,明明爱着却还是懦弱地躲避着,明明日日思念却不肯说出口,明明想要个未来却在现实面前俯首认输。
我还爱你,只是不再喜欢你了。我好想了解你的现在,却又没勇气陪你看看未来了。
“我还爱你”,是我不敢告诉任何人的秘密。
05
后来我慢慢地接受着我们已经分开的现实,也慢慢地尝试着走出记忆开始新的生活。当理智完全地压制了感情之后,我终于清清楚楚地认识到我们回不去了,是不能,也是不想。
我爱他,但是却更爱自己。与其看着心里的欢喜随着一次次自然流逝,还不如在面目全非之前,体面地分开。
合适总是比相爱更重要,在一切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中,对“舒适”的需求总是被忽略却从未缺位。
一段失败的感情里,我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需要与被需要,学会爱与被爱……
我慢慢接受着现实,虽然还是会偶尔独自在夜里咀嚼着孤单与思念。
然而我也明白,未来可期,也并不遥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