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鱼化石》,因为深爱,所以挥手说再见

卞之琳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最著名的那首《断章》,据说里面就有他心爱女子张充和的影子。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苦恋张充和而不得,付出整整二十二年的光阴,直到佳人成为别人的妻,张充和结婚后的第七年,卞之琳才组成了自己的家庭。

有一种爱叫相遇后念念不忘,有一种爱叫等你到结婚,只要你幸福,我便满足了。适可而止的爱情,是一首断章的诗歌,绚烂无比。

卞之琳后来娶的女子叫青林,两人保持着一种颇为寻常的、柴米夫妻的生活状态,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卞之琳与夫人青林小心翼翼地互相搀扶着走了整整四十年。有一种感情,就是平凡生活中的相濡以沫,它或许比炽热的爱情来得更长久。

据说卞先生去世前好几年就不出家门了。他喜欢吃炸马铃薯片。因为喜欢听马铃薯片咬碎时发出的响声,爱吃马铃薯片的卞先生有多么寂寞。

张充和被称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她性情恬淡、蕙质兰心,凡事不喧不闹,写字画画唱曲都是随兴为之。“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是她性格的真实写照。她最著名的一首词赋是《桃花鱼》:

《临江仙·桃花鱼》

记取武陵溪畔路,春风何限根芽。人间装点自由他,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著处,最怜泡影身家。试将飞盖约残花,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

散尽悬珠千点泪,恍如梦印平沙。轻裾不碍夕阳斜。相逢仍薄影,灿灿映飞霞。

海上风光输海底,此心浩荡无涯。肯将雾縠拽萍芽,最难沧海意,递与路旁花。

张充和最终嫁给了一个犹太人、汉学家傅汉思博士,夫妻双双定居美国。《桃花鱼》是张充和1943年在嘉陵江畔见到桃花水母的感赋。据说“桃花鱼”并不是鱼,而是一种水母,春日桃花飘零水面之时,它随花而现,又随水而逝,惊心动魄的浪漫短暂,遂被喻为爱情。“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仿佛是她和傅汉思爱情的写照。

张充和写一首《桃花鱼》,卞之琳便写了一首《鱼化石》,或者是冥冥之中心的追随。

《鱼化石》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即使相见不如怀念,有些爱仍然是心底永远的烙印,我想要溶化在你的怀抱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都远了仍有鱼化石来见证我们曾经炽热的感情。

有点人说《断章》和《鱼化石》都是深刻的哲理诗,又摆出了一堆大道理来分析,我宁愿相信它们都是诗人写给爱情的,这个世界可以没有哲学,但不能没有爱情,没有爱的世界会是多么无趣。

卞之琳和张充和都以九十岁以上的高龄辞世,特别张充和是在2015年102岁高龄的时候挥手作别这个世界的,他们的内心一定都是充满宁静和祥和的。就像《鱼化石》里所说的那样“你我都远了”,远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卞之琳的内心一直深爱着张充和,因为深爱,所以挥手说再见,尽管他们没有成为恋人也没有成为卞之琳心中的鱼化石,但那份深情,却永远镌刻在诗人心中。“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于千万年时间的无垠荒野里,始终留着爱的烙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10年的今天,是卞之琳诗人的诞辰。他出生在那个听起来就充满诗意的江苏,那里的一砖一瓦,一水一巷都塑造了他细腻入...
    _红豆阅读 11,401评论 75 119
  • 一、这些事,颠覆我们的传统逻辑 关于彩票、乐透等新闻,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字眼: 亦或是这样: 还有这样: 有研究...
    饭团儿君阅读 6,678评论 0 1
  • 昨天带着一晚上的困倦和紧张,再一次面试,对于考了不知多少回的自己。能进面试已是不容易。上次是挺着4个月宝宝去面试...
    竹中雨阅读 891评论 0 0
  • 关于初恋的故事,听过很多。最让我耿耿于怀的,反而不是自己这份,而是来自一个陌生人。 故事的主角叫小冉。很多很多年前...
    涵丹尼阅读 1,839评论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