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橘花

  广州被誉为花城真的是名不虚传。

  高架桥上的三角梅开得热烈肆意,高速路旁的夹竹桃妖冶魅惑,更不用说此时还挂在枝头模样妍丽的紫荆。

  但我总觉得花儿们少了点东西。少了那花开时一同而来的浓烈的花香。

  家乡是个小城,种花不讲究什么章法,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好看、香。好看这个事因人而异,但香却不是。所以各家门前种得最多的就是茉莉、月季、栀子和我最喜欢的橘子树。橘子树种下倒不是单纯的为了吃橘子,而是当做一种花树来栽培,为的就是等待它每年的花期,等待那铺天盖地气势磅礴的花香。

  如果说茉莉的香是小家碧玉,月季的香是大家闺秀,栀子的香是“采桑歧路间”的农家女孩的话,那橘子花的香就像是春末夏初的风和阳光间的一场热恋。铺天盖地而来,让人无处可逃。

  橘子花开在春末夏初。大概是懒得和其他的花争妍斗丽吧,等其它花儿们陆陆续续打着哈欠从春天退场,橘花才懒洋洋地从橘子树碧绿的叶间冒出来。橘花长得也不怎么起眼,五片白白的花瓣略微肥厚,中间攒着一束娇黄的嫩蕊,躲在叶子底下是让人忽略的存在。可是只要五月的太阳一露头,再加上微风的小手一招,它就开始大显神威。带着燥意的空气里全是它的味道,行人头发上也是,衣服上也是,书包里也是,甚至感觉自己肺里都被这浓密的香气儿占据,醉倒在花香里。

  但是橘花也有自己的“天敌”,那就是下雨天。一到下雨,没了阳光和暖风的加持,饶是它再怎么香,也无法渗过厚厚的雨帘,香出席卷天地的气势。但我却喜欢雨天的橘花。阴沉厚重的乌云一堆,淅淅沥沥的雨一下,橘花的香气减了气势却多了份清冷的气质。大概是阳光和暖风分手了,热恋不再,也影响到了可怜的橘花。高中时每当在这种天气里打着伞从阴暗的小巷子里走过,吸一口混合着橘花香的冷丝丝的空气,我都有种会遇到一个打着油纸伞徘徊在巷子里的“橘花”姑娘的错觉。现在一想,却是“再听已是曲中人。”

  我喜欢橘花,不只是爱它的香气四溢,还因为它身上那种即使平凡普通、生命短暂也要活的热烈肆意的精神。我们的每一天都是珍贵的,每一天都应该花在自己感兴趣、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情上。如橘花一般,活出自己,让灵魂充满香气。

  如今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那些醉倒在橘花香气里的日子蓦地从记忆里翻滚出来,显得有些“可望而不可即”。广州的花也多、也香,但总觉得比不上最爱的橘花。默罕默德说:“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必须用一块去换朵水仙花。”我觉得如果换的是橘花的话,大概两块面包我也愿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