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下人家的文章。在孩子的教育面前,我们家长经常会有一种无力感。但是当孩子的也会有很多的无力感。
就像早晨我们出门的时候,爸爸在教育儿子,儿子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想想也是就是一个7岁的孩子,我们7岁的时候在干嘛?
7岁的暑假,我们那时候还是需要放牛的。夏天需要双抢,春天种下的需要收获,要准备秋收的东西。这样关乎着一年的口粮。
但是我们那时候的童年是快乐的,我们在田地里干了一上午的活,会因为由一根冰棍而欣喜若狂。那时候的我们也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爸妈一直逼着我们学习。因为那时候爸妈,白天去田里干农活,晚上还要放水。找水灌溉田。要是夏天太阳时间晒得太久了,然后田里会严重缺水。
小的时候觉得有一件事非常的神奇,那就是头一天看着干裂的田地,第二天竟然满满的一田地的水。哦,那是爸爸整整一晚守过来的水。要是稍不甚,就会被人把水流给分支了。
那时候真的很佩服爸爸,从来不会因为觉得天气太干,然后庄稼收成不好。每天与村里其他的人比收成的时候,他们从来都是能够拔得头筹。
假如,我们回到父母的那个时候,我是没有信心能够种出好收成的庄稼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观念与经历,尽可能的让自己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够让孩子能够持续不断的学习。
就像现在让儿子完成什么任务都是不会去好好地完成,还是需要我们实时的监督。对于他每样的学习,都是需要我们实时的监督。我们一放松就完全不在状态。
这样我们作为父母就会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怎么做才好?
经常想,为什么我就不能躺平?躺平不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