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爱听人说教的人,更不爱听人用道德说教。所以孔子的《论语》直到今天才看,也是因为被易老给安利的。
《论语》的首篇是《学而》孔子描述学习的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一句的快乐,是个人的快乐,因学习本身而感到的快乐。
第二句的快乐,是共同的快乐,和同学在一起,不光自己学,还不断有人慕名而来成为同学,弦歌一堂,岂不快哉?
学习是快乐的吗?
朋,古人把同学、同事、同僚等同辈人都叫作“朋”、“友”,或者“朋友”。所以,这里不是说有朋友来就很快乐,而是说有人来并成为同学,一起学习才快乐。
这种共同的快乐是共通的,或许也只是在古时候才有。为什么?不说别的,孔子的课堂就该很快乐。孔子讲课的方式对比今天还是很“奢侈”的,就像带博士。往往是二人对谈,或者三人,就像《锵锵三人行》。顶多四人,再加一个旁边凑乐的。所以说孔子上课很奢侈,还带凑乐的。
但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这样怎么可能教得了三千人。这得先解释几个概念,及门弟子、入室弟子。孔子虽有弟子三千,但核心弟子很少,也就72人,这72人才是真正的及门弟子。比如孔子36-45二十年间也才招学生8人。
而这72人中还有一部分是及门但未入室的弟子,见不着老师的面,真正入室听讲的弟子很少。往往是一批人等在院子里,等大师兄下了课,再教给师弟们,也算是再传弟子。而且孔子当时就已经是偶像级大师了,公开演讲时,来听课的,几百上千都有,所以教三千学生不算难事。
孔子的课堂,可以说哪里都是课堂,或坐在屋里,或在户外,边说边走,东拉西扯。
是的,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不限内容,不限主题,没有压力,也没有具体目标,只有一个发自内心的对学的渴求。当然,如果说有目标的话,也应该有,成为一个君子、智者、士人。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这要放到今天,好像跟聊天差不多吧,哪里是上课呢。
这也让我想到了在美国讲课的木心。他的讲课是从朋友聚会发展而来的,因为在纽约的中国艺术家常与他来往,来往很多形式就是交谈。为了正儿八经地“交谈”,所以开了讲席。没有课堂,就在家里,人多,恐怕也是座位不够,席地而坐,随意轻松,有时边吃饭边喝酒边聊,看照片完全没有上课的“正经”样。
施耐庵有文描述过类似场景:“风雪夜,听我说书者五六人,阴雨,七八人,风和日丽,十人,我读,众人听,都高兴,别无他想。”
这样的同学,是朋友,是知己,是志同道合者;这样的老师,是父亲,是偶像,是精神导师。
这样的学习,岂不乐哉?
我们不必去对比现在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这都是老生常谈。小时候学习的经历告诉我,没有厌学情绪的孩子,都是不得了的。高考考完那一天,我就告自己两句话:第一,绝不复读;第二,进了大学,我一定不要好好学习。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如果你功利地看待教育二字,那么教育就仅限于培训班和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习,是为了考一所好的大学,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就意味着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各种各样的短训班是为了考资格证、考公务员,都是要解决吃饭问题的。
这属于有用的教育,所谓有用,不是说你所学的能够用到,只是说这是能够达到目标(比如考大学然后找好工作的目的)。
陈丹青说过一句话:“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赞同。孔子就是自学成才的。
当下的校园教育只解决有所知的问题,很难解决有所悟的问题。
所知的问题,是从书本原原本本放到自己的脑袋里。这样的知识,是书本的,不是你自己的。应试教育并不鼓励有你自己的领悟的,它追求答案的标准性、唯一性,比如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标准的,这就有很大问题。所悟,是你自己独有的体会、心得、领悟和思想,这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工作的关系,单位有意会借学文学的年轻人来借用试笔,同事常常诧异:为什么学文学的写不来文章呢?我觉得有三个原因:一是大学的学习有所学、有所知,但无所悟;二是没有用心,一个不爱写文章的人怎么能写好文章呢;三是悟性,进单位时领导说过一句话,写文章,教不来,还得靠自己、靠悟性。但年轻人有悟性的太少,思维习惯还是转不过来,拿来主义,靠搜索复制模仿再修改,找十篇二十篇网络文章,整把整把模糊抄袭痕迹,就当成是自己的了。
出了校门,自我的教育才能解决有所悟的问题。看一本书,那是一场跟作者的对话,对话的结果是刷新你原有的认识,那才是有所悟。
自我的教育也不局限于书本,抱着学习的心情去工作去生活,那么每一次新的工作经历就是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个你能看到优秀特点的同事、工作伙伴,甚至驻村时遇到的村民和村干部,都是自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