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儿有一高一的男生跳楼自杀了,我觉得有必要将此事告知儿子,儿子问死了吗,我答死了。儿子听后沉思一下说:“就这样跳楼走了,还是想不开啊!”
没想到儿子还知道这个,就继续问:“你觉得呢?”
儿子又给了一个意外的答案:“既然要跳楼,总得搞点事情再走。”
:“你的意思是?”
:“反正是要死了,可以杀个人或者做点什么坏事再走嘛,最起码上个头条吧。”
无言以对。
又想想说:“哦,这就是你说过的不能做到最好出名,可以选择做件大坏事出名吧?那你觉得该怎么做呢?”
:“哼哼,再说吧。”
想起来不久前,有一次他说想要去见上帝,我问他怎么保证见了上帝后能回来,他回答的是等老了以后再去见吧,那这个问题就先放下吧。
儿子换了一个话题:“再说,只跳楼一种死法也不划算,最起码得体验几种吧。”
???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这样说话吗?我有点懵,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他继续:“可以试试喝药、上吊呀什么的其他多种死法啊。”
:“怎么试呢?”
:“可以先吃点安眠药,然后再跳楼或者上吊什么的。”
说到吃药自杀,想到有一篇文章科普百草枯的,说吃了这种药,一般是当场死亡,即使抢救过来也是比死了还难受,我接着说:“吃安眠药不刺激,上吊太痛苦,应该是喝百草枯,这种药一喝必死。”
:“喝百草枯也很难受吧?”
继续科普 :“那是,这药特难闻,喝的时候就很痛苦,到嘴里后就把嘴、食道、胃、肠啊什么的都蚀烂了,特别难受!”
儿子不吭声了。
我继续:“其实每种死法都很痛苦,不管哪一种自杀,临死前都是很痛苦的(以前详细讨论过),在快死的那一刻都会后悔,但是晚了,想活也活不了了。不是有一组漫画说’我从十楼跳下,发现九楼的失业了,八楼的在吵架,七楼的……总之,都不如我过的好,突然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一个,但是……没有机会了!’”
儿子没接话,过了一会发表意见说:“可以试试在楼顶上吃安眠药,脖子上套上绳子,等吃药晕倒后绳子就吊住脖子,然后从楼上掉下来……”
:“这个想法不错,可是吃完药就晕了,怎么体验后面的死法呢?”
好像没有答案。
娘俩说的这是啥呀?
转入下一个话题。儿子说:“美国快要亡国了,都发生暴乱了,特朗普撑不住了。”
:“你们怎么知道这些的?”
:“我们天天都在讨论这些问题,我同学看手机知道的。”
:“你同学什么时候有时间看手机?”
:“在家呀,刷抖音就可以知道这些了。我就在想,要是美国灭亡了,他那么多土地归谁所有?”
我笑了,稳了一下,回答说:“就是哈,这还真是个问题,我也很好奇,你还真得好好研究研究。”
儿子又转变话题了:“妈妈,我发现我们班同学中学习好的学习不好的学习不好不坏的,在家都可以玩手机。”
原来他是想争取权利(儿子只能周末玩手机)。我想了想:“你是不是平时也想玩手机?”
他迂回 :“唉,反正你说话也不算数。”
:“我说话不算话吗?我觉得我都说到做到了呀。”
:“现在差不多,以前你经常说话不算话。再说了,你以为我会天天打游戏吗?周末时你也看到了,我只是在看动漫。”
我态度诚恳 :“可能我以前做的不够好,不过妈妈也在努力,争取做的更好。你不是想玩手机吗,咱可以约定一下,你做到哪些可以玩手机。”
他不想有附加条件,开始耍赖:“就知道你说话不算话!”
:“原来也没说你上课时可以玩手机啊?”
:“哼!”
重新制定规则,我坚决不让步 :“你要想玩,咱就商量好你做到哪些可以玩。”
他不想答应,那就不谈,慢慢想吧。
于是,他扭头开始了他的第20次拖地工作。
每天看儿子:
1、儿子早上自己起床,然后洗漱、吃饭、上学,不用我们催叫。
2、儿子一个多月没有生气了。这周末被爸爸惹恼了,生了一个多小时闷气,后来说说就好了,很快调整情绪和家人一起共进晚餐。生气频率和时长都少了很多。
3、前天晚上我和他爸没在家,儿子自己吃饭后拖地、洗澡、睡觉,我们到家时他已经睡着了,手机安安静静的在我们卧室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