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师又发教学设计更新了,所以继续跟着朱老师上。
这是一节上得直流口水的课哈哈哈。本来计划着两节课上完,没想到一节课竟搞定了。
教学流程:
一、通读课文,扫清字词。
1、全班齐读一遍,读通,读顺,读流利。
2、检查字词,分成三组。
椭圆形 菱形
鳄鱼 狐狸
香肠 糖醋排骨 小馋猫
(这三组词语既是本课生词,又是串起课文内容的线索)
3、找词语分类规律,归类:形状、动物、美食
除了这些,文中还提到了哪些形状、动物、美食。一一列举。
二、再读课文,感知文意
1、师范读,生圈画关键词语概括文意
(1)我变成了一棵树。
(2)变出了许多形状的鸟窝。
(3)请来了许多小动物。
(4)妈妈也来了。
(5)妈妈分享美食。
(6)我饿了。
课文线索非常清晰,学生也能得出想象要有逻辑线索这个规律。在梳理的过程中,其实就在完成文后第一道习题“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这道题分两步走,第一,找有意思的想象;第二,品味有意思在哪里。
这六个关键内容其实就是说出了作者的想象很有意思。接下来就是品读文本,感受作者的表达方式。
2、再读课文,品味“有趣”
(1)自由读课文,批注你喜欢的语句。
(2)学生自由交流
相机板书:
有趣的句子
这里的句子孩子们大都围绕各种修辞手法来感受,但文中“对话读者”这样的句子他们很难发现,所以,我给他们找了一句,读给他们听,顺势问问听完什么感觉。
生1:好像是在自问自答。
生2:好像是在和人们说话。因为有个“你”。
师:和谁说话?和书本前的我们。我们就是读者。这样的语句在文中还有好几处,请找出来读一读。
对于学生不好感受的句子,朗读体验是最好的品味方式了。反复地带入感情朗读,孩子们也就渐渐能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品味句子的时候还引导孩子们关注了作者的遣词。比如“冒”这个字,他们马上反映“体现了生命力顽强”,哎,刻板印象的错。
我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下都有不同的作用。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冒”不用“伸”。我读了一遍句子“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读完,还是没感觉。
顺手拿起桌上的黑板擦和一根铅笔。黑板擦当身体,笔就是树枝。分别用他们做了“冒”和“伸”的动作。
生1:伸太快了,冒比较慢。
生2:这样子黑板擦不痒吗?
说到点了,你看,前面作者说了啥,“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你看,作者每用一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不是随便用的。
3、齐读课文,享受“有趣”
读到最后,孩子们已经沉浸在作者这种童真童趣的想象当中了。全班乐成一团,然后仿说如果当你正在外面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妈妈喊你回家写作业了,你最想变成什么?
孩子们开始:变成小鸟飞到天空中翱翔。
变成风儿吹出窗外,吹到草地,吹过森林。
变成花儿和小草一起游戏。
……
顺着他们的思路还可以往下引导,形成一节节小诗。所以,就着这个热劲,布置了晚上将你的想象写成一首诗歌《我变成了什么》,刚好完成课后习题二。
放一波有趣的仿写,孩子们的想象天马行空,一种类型挑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