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德国古典哲学(3)谢林(6)

天启宗教:神话与启示

作为一种世界观,艺术直观要求人们建立一种“新神话”,以便在其中体验SD对人心与世界的启示,从而在艺术中直观客观精神的绝对。

谢林的晚期哲学日益趋向神秘主义。与康德和费希特将宗教理性化、道德化的主张不同,谢林刻意强调宗教的神秘性与非理性维度。他主张,真正的哲学本身即在于——“在清晰的认识与直观明了的知识中,去把握那些非哲学、且仅在信仰中被给予的内容。”

谢林认为,哲学与信仰的统一是“世俗时代”的产物,而最早的世俗时代即是神话时代。各民族的神话表面上千差万别,但本质上是同一绝对者的自身分化,均包含一个外显的层次与一个内传的神秘层次。神话与秘仪往往相伴而生,而秘仪中则蕴含着神话的真理。

随着历史演进,秘仪逐渐脱去残留的世俗外衣,显露出其天启的本质。这一本质在 JDJ 中得到最充分的表达。JDJ是天启宗教,但它并非高高在上或于历史中突兀显现;必须将其置于宏大的历史关联中理解,甚至可以说,一种永恒的JDJ自古就存在,它与世界同样古老。

因此,谢林为宗教的未来设想了一个更高阶段:哲学宗教。在那里,真理将完全剥除世俗的外壳,启示出纯粹的哲学内涵,即与“世俗时代”本质无别的“绝对”本身

故而,若要将“世俗时代”的哲学构建为完整体系,就必须涵盖三个阶段:神话(或自然宗教)阶段、天启宗教阶段与哲学宗教阶段。

在谢林看来,JDJ并非一个特定的宗教派别,而是宗教本身。所有宗教,包括神话与自然宗教,本质上都属于启示宗教。而天启宗教所启示的,不仅仅是JDJ的SD,更是绝对本身。

谢林的哲学,始于无差别的绝对同一,最终归于神秘的绝对本身。


总结

由此可以看出,谢林的哲学思想虽看似论题不断转移,但其内在仍贯穿着一条主线:从不同方面和层次,反复阐述那“绝对无差别的统一性”。他后期的天启哲学,与前期的自然哲学、艺术哲学一样,都属于“世俗时代的哲学”;其中哲学与信仰的结合,不过是理智与直观结合的一个方面。而在他看似对传统宗教的妥协中,实则隐含了对传统JDJ根基的深刻颠覆。

谢林的天启哲学以其对神秘直观与绝对同一性的执着追求,将德国古典哲学的浪漫主义潜能推向了顶峰。

然而,正是这种充满诗意的神秘主义,激发了其继承者与批判者——黑格尔——的哲学雄心。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不应停留在直观与信仰的直接性中,而必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规定性与漫长的历史辩证历程,才能实现其真正的自由与自我认识。

于是,哲学思想的接力棒,从谢林那诉诸艺术与启示的“绝对”,转向了黑格尔那在概念辩证运动中自我展开的“绝对精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