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算来,不带初中毕业班已有几年,今天开学又是毕业班了,总想说点什么。
自上班以来,我跑遍了基础教育的每个阶段----小学、中学、高中。中小学的时间长些,大部分时间呆在毕业班。不知怎地,对毕业班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因为当时政策导向,我选择了中师,没有上高中,所以,我没有亲身体会高中毕业班会是怎样,凭想象也知道这种感觉相对于初中毕业班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没参加过高考自然也是我此生的遗憾。
初三毕业班紧张。这种感觉每个人都有同感,从小学开始,每到最后一年,学生面临的就是下一年到什么学校上学,而上什么学校和自己的成绩密切相关。毕竟是人生一个又一个分水岭啊。成绩和自己的努力度基本上成正比,努力度和紧张度又如影随形,越努力就觉得自己的生活越紧张。每到毕业年,学生在多重压力下,开足马力卯足劲拼命提高自己的成绩,其他一切事情都置之脑后。我自己初三的学生毕业年,体重和初二相比骤降15斤,达到了自己已有人生经历的体重最低点!一下子改变了别人对自己“小胖子”印象的认知,要是现在,我一定会怀疑自己得了什么大病。
有一天不经意地照镜子,竟然发现自己的上唇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像眉毛一样黑的绒毛,下巴仿佛也有一些。那是我人生第一抹胡须。到现在我都以为那是紧张所致。半夜十分,会不自觉醒来,坐在床上拿起书本继续背诵白天没有背完的内容,直到背会或者困得实在睁不开眼为止。那一年我基本上说不清月份和周几,只知道有永远做不完的试卷考不完的试。那时候一个人离家很远上学,一个月回家一趟,晚自习后冻麻的腿脚才知道入冬已久,自己还只穿着一条秋裤。
初三毕业班重感情。在初一初二时,闲时间多,好像也没和什么人刻意交朋友,也没感觉和谁关系很好,更没有和同学去闲疯。到了初三,几乎没什么时间闲玩,但后来发现,居然也参加了几个同学的聚会,周末也去拜访在校外租房住的同学,甚至包括女生。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仅凭朋友间几句牢骚就想替他找回公道。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现在的“老铁”,大部分是初三交下的朋友。即使明知道哥们儿也有不对,甚至明显的错误,但感情总是向朋友倾斜,不管感情有没有天平。好像初三那一年也有明显的爱憎。喜欢谁就喜欢得不问青红皂白;讨厌谁也是讨厌得要死要活。可能因为别人讲了几句自己不喜欢的话,心里面就有数年挥之不去的阴影。不管事情和自己有没有关系,反正就是不爱听。那时候认为不好的人,就是到了现在,仍是表面委蛇,心里还是鄙弃的不轻。能避就避,能不打交道尽量不打交道,当然心里面仍念同学之情。
初三毕业班普遍焦虑。不知什么原因,上了初三的第一天,无论家长、老师,还是学生,仿佛一夜之间焦虑程度都普遍加深。当然无所谓者有之,庆幸者有之,甚至还有心情比以往更轻松者。成绩差的怕考差,成绩好的更怕考不好。特别是独生子女多的今天,家长比孩子更焦虑,校长比老师更焦虑。无论地方大地方小,仿佛就那么几所好学校,就那么几个好班级,就那么几位好老师。孩子上个好学校、进入好班级、遇到好老师,心里就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反之,一切黯淡。校长紧盯着班主任,家长紧盯着孩子,班主任、老师都紧盯着班级,目不转睛眼不眨地盯着每个孩子。孩子成绩不好,想让他好;成绩好了,想让他更好。学生也紧盯着老师和彼此。学生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长夜漫漫灯做伴,手不释卷苦读书。好像是所有人对孩子的要求。学生能做的只有拼命的学,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初三毕业班终生难忘。有句话:苦不苦,看看长征两万五。我没经历过长征,自然不知道苦到何种程度,影视剧和文学作品有时也不能让人感同身受。但初三毕业班的苦让人终身难忘。现在回想起来,一年的拼搏,一年的苦读,倒是我人生最温馨的回忆: 不拼过不知道其中的幸福,不苦过绝体会不到其中的成就感。二十余年过去了,我甚至清楚地记得有几位老师的经典动作和语气,每一场特殊考试的细节和场地,清晰地记得自己考上师范的每一科分数。初三一年的记忆几乎就是自己整个初中生活的记忆,自己当班主任的一届又一届,记忆中的过去,仿佛也都是初三的记忆,每次学生来看自己时,谈的最多还是初三的时光和话题。上班以来一直带班主任,这也是自己引以为傲的事情。我觉得当老师不当班主任绝对是一种遗憾。虽然一次又一次想过,这届带完下一次绝不再带,因为班主任工作的琐碎和耗时,耽误了太多的诗和远方。记得2006年我带班主任满十年,距离毕业考试还有三个月,我下定决心不再带下去。跑到校长室就一句话:“班主任我已经带过瘾了,现在不带了!”转头离去,全然不顾校长一脸的惊愕。几个校长几番苦劝,都不为所动,真正卸掉了班主任,仍然不自觉得早到迟走,站在班级门口,甚至不顾及新任班主任女教师翻了又翻的白眼。那也是自己仅有的班主任生涯断档的三个月。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生涯,满满的都是初三的回忆。
一年的苦,一年的累。又是一年毕业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