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6月份回国,到现在,总共看了15场剧。其中有一些很精彩,今后很可能会再去看。而有些真的很糟糕,以致中途就退场了。因此今年在挑选剧时会格外小心。
总的来说,感觉大的剧院演的剧质量上会有一定保证(如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等),有些小的剧场有时能遇上好的剧,但是真的需要多方考察,否则容易坑。这只是我直观的感受。本人并不是专业人士,只是个半吊子爱好者,看的剧不算多,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下面我就按时间顺序来介绍一下我这半年来看的剧。一下全是个人主观感受,粗浅直观,如有不对请指正。
多图,手机慎入。
《蝴蝶变形记》
这场剧是在8月看的。出国前看的也是孟京辉的剧,于是回国后也从孟京辉开始吧。说实话,如果不是对孟京辉特别感兴趣的人,不是很推荐这部戏。表现形式很夸张。肢体语言、服装、舞台、表演都充满了孟京辉式的无厘头。这样的形式上的夸张怪诞很难说能让大多数人接受。对我这种新手来说,可能也是能使看个大概,很难明白居中这样或那样是为了表现什么。总之看完了的感受就是,不是很过瘾,不畅快,不通畅,跟便了秘一样。感觉孟京辉的剧给我这样的感觉比较多,比如后面会提到的《琥珀》,还有《空中花园谋杀案》。
《空中花园谋杀案》
首先,强烈推荐这部戏!这部戏已经陆陆续续看了4次了,每次都和不同的人看,希望以后能固定一个伴儿吧。每次看完都心情舒畅,通透!这部戏也是孟京辉的剧,里面也有一些他的荒诞的元素,但在这部戏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这部戏的剧情相对简单,这一点已被一些人诟病。但这部戏的音乐非常吸引我。因为是音乐剧,里面所有的演唱都是演员现场真声献唱,这里能听出演员们的唱功参差不齐。但总体来说,效果很好。这个剧貌似每年都在改版,今年这场是我看过的第三个版本。演员和上个版本差不多,但剧情稍微有些改动,总体更加圆润了,很好。我个人感觉,第一次看的那个版本的演员和表演是最得我心的,尤其是厨师长的角色,感觉现在这个年轻演员完全比那个版本(上一版?)里的那个大叔,太嫩,不稳。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这部剧也是9月份看的。完全是出于对金世杰老师的向往。金老师的表演没的说,但这部剧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好大一碗鸡汤,如沐鸡汤。太主旋律,太积极,太正面。我这么说没有鄙视这部戏的意思,我只能说我还太年轻,很难与戏里的那种情感产生足够共鸣。相信到了阅历足够多了以后,再来看这部戏应该会有更多的感悟。当时看这部戏,说实话有些感觉不很对,其实感觉很出戏。金老师表演非常生活化,随意而不像在戏里。后来有机会看了一次金老师和史航的讲座,就聊到了这部戏,说其实他在这部戏里追求的是一种脱戏的表演,以表演来传递非表演的效果,这其实是一张很难得的境界。这部戏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尝试,感受一下金世杰老师的表演。
英国纸电影《奥德赛》
这部剧也是在9月看的。其实这部剧并不能
算是话剧,更像是咱们的皮影戏,但实际上要比皮影戏高级多了。这部戏如果有机会的话,推荐去看看,你一定会喜欢。现场所有的音乐和声音效果都是场上几个演员用道具做出来的,所有画面都是用剪纸和一台貌似是改装过的老式投影仪的机器(不确定)投影出来的。时间不长可能也就一个半小时,效果非常棒,非常新奇。可以说我整场都在目不转睛的看着屏幕,你会很诧异他是怎么用简单的剪纸做出这么炫酷的特效来的。如果要去看,建议提前查一查奥德赛的故事,不然看的时候会比较懵。
《阳台》明星版
跪了,这部剧也是9月份看的。明星版的意思就是,演员是大牌。由陈佩斯主演,配角有刘培,其他不认识了。这部戏怎么说呢,就是过瘾!看完了绝对会有起立鼓掌的感觉。整部戏的剧情安排的非常合理,每一个戏剧冲突处理的也有条不紊,报复一个接一个很有节奏。可以看出,他是花了很多心思。陈佩斯的表演真的是太精确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恰到好处。很明显能感觉到其他年轻演员和他的差距,太大了。陈表演的这种成熟,更显得其他演员的生涩。这也是在后来看剧种会发现的一种现象,演员之间实际上这种差距是可见的,有时候甚至会影响整场戏的效果。因此有名角不一定是好的,这也可能是青春版《阳台》会有的一个优势吧。以前看过一段陈佩斯的采访,是凤凰视频做的,其中聊到了陈做喜剧。陈说他要一直在努力做这么一件事,能有那么一两部剧能够在戏剧史里留下记录,即使十年二十年过去了,观众也不会觉得过时的戏剧。《阳台》好像是04年首演,到今天也算是11年了。总之,这部戏可以尝试一下。
《哥本哈根》
10月看的一场剧。感觉,一般般。舞台很小,只有一个场景,三个演员。像这样的戏,就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底了。观众离的很近,因此任何一点不自然或者失误,都会被放大。然而很不幸,那天的演出,三位有几次抢词、磕巴都被我很好的捕捉到了,因为我离得太近了。总体的效果其实还算可以,毕竟是专业演员。再加上剧情上还算吸引人(罗生门式的循环),所以也算是不错的剧。工科狗可能会感兴趣一些,因为背景是汉森堡和波尔著名的“哥本哈根会谈”。其实工科狗可以约妹子去看,然后秀一下渊博的物理知识以博取妹子的厌烦。
《许三观卖血记》
10月底看的。无力吐槽。很糟糕。在微信那个巨萌票务看到各种广告,然后就买了票,然后就坑了。是个香港的团,感觉就是个学生的团啊,在清华演的,尼玛开演了2/3的坐都空着啊!演了10分钟尼玛演员的麦的没声音啊!15分钟后出声儿了,尼玛居然是粤语啊!!!尼玛还好有字幕,擦擦,字幕君你为什么总是慢那么多啊!搞得我一直要盯着你看啊!而且看完了也不知道演到哪儿了啊!所以,看了半个多小时,我果断决定放弃了,吃夜宵去。这是我第一次中途退场,但我感觉很值得。有些时候没办法,只能选择放手不回头,对吧。这次之后,得到一个教训,就是看到来自港澳台的名字奇怪的团演的冷门的剧一定要小心了,如果还很便宜还打折,那就一定不要买了,对吧。
《意外来客》
10月底看的,为了缓一缓上一场的内伤。特别牛逼,只能说被阿加莎克里斯特的剧情虐翻了。以阿加莎牛犇的推理小说为剧本,加上演员们基本无瑕疵的表演,这场剧可以说是我当时看到最满意的一场话剧了。首先剧情上基本就是满场的观众各种“啊”,“卧槽”,“那究竟是谁干的啊?”,“哦~~~”这样的循环。就不剧透了,总之结局非常惊人,一定要看到最后。这场剧的演员给我的感觉非常专业。他们彼此很默契,几乎没有忘词、抢词。能看出彼此之间打磨得很默契,这也使即使不同演员间有实力上的差距,这样的差距也不会影响戏剧的效果。这样才是一部专业的好剧应有的水准。相比上场的烂剧的例子,这个算得上是好剧的你标准。另外一种极端则是整部戏都是大牌,那就是另一种互相飙戏的效果之后会有介绍。
《恨嫁家族》
这场是在11月初看的。今年正好赶上喜剧奥林匹克,能看到很多往年看不到的剧。又是一场精彩演出!这场是林奕华导演的戏,第一次看,完全被震撼了。剧很长,快3个小时,但足够吸引你打起精神来看完。他的舞台效果非常梦幻、多彩。这部讲女人的戏,也把女人的各种情绪、思考、困惑、关系都表现的非常露骨。总共有十几幕,按角色来讲述,很多场都是角色的独角戏或两个人的对手戏,都特别的精彩。演员都不做作,表演很彻底,非常专业。谢幕的时候林导又出来讲话哦(上图中央)。不知道以后还有机会没有,会想再看一次。
《窝头会馆》
这是在《恨嫁家族》之后一天看的。两天看两场好戏有些拼。这里,我要为《窝头会馆》拍案叫绝!这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好的戏。演员全是大碗,濮存昕、杨立新、宋丹丹、张万昆等等。这就是之前我说的满场大碗飚戏的情况啊。全场没有任何瑕疵(只是在我看来),演员表演充沛饱满,每一个都是可以独挑整场戏的腕儿。整场戏我是张着嘴看完的,因为是在是太赞了,这样的表演一辈子一定要感受一回才好。演员的好坏,从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来,那就是声音。其他那些剧也是,好的演员你能明显听出来,他的声音穿透力更足,即使在最后一排也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像陈佩斯、金世杰,和以上提到的腕儿们)。而普通演员的声音可以说足够,但仍然明显能感觉出差距来。而这场则每个人都在这样的水平,真的是非常享受。一直听说人艺的剧非常牛,这场《窝头会馆》算是刷新了我对话剧的认识。从表演上看,之前在知乎看过一个答案足够说明,说其实《窝头会馆》每场都会有抢词忘词,只是观众们没有发现而已。(忘了出处了,见谅)
《暴风雪》
11月中看的。不是很好看。很主旋律的戏,演员能看出来很专业。但剧情是在是太伤了,笑点感觉非常的low,但满场的大叔大妈却看的哈哈笑。这让我和一起的姑娘非常的囧。貌似最近这场剧又要开始演了,大家可以酌情考虑。
《琥珀》
11月下旬。又是孟京辉的剧,同样的荒诞的感觉。是场老戏了,孟导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和内容(或形式?)。这使得这部戏看戏来有些臃肿、杂乱(个人感觉)。对我来说,我不是很喜欢这部剧。孟导的理念是形式大于内容,其实我一直不很理解。他剧中的各种夸张的动作和表演体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形式主义,这样的表现我不是很能接受。简单来说,就是很难从这种形式中获取美的感受。在孟导的戏中,很容易发现一些类似会一样的表演,比如相同的舞步、动作之类的。这样的东西看多了,可能会有些烦。这一版的演员完全是《空中花园谋杀案》的班底,演员都还不错,问题还是出在男主身上。他的表演个人印记太重,给人感觉不管演谁,最后都演成了自己。小伙还是太嫩,压不住场。基本就这样。
《哈姆雷特》
这场是在12月看的。是朋友想看,然后我也没有不想看,所以来看了。结果又中途走人了。是英国的团来演,按说应该精彩,可惜没有。演员的台词真的没有感染力(声音很没有底气)。只有一个演员让我眼前一亮,演李尔王鬼魂那个人。那段鬼魂的独白很有情绪,可惜除此之外没看到其他能吸引我的表演了。同样是在学校演的,人大如论讲堂。以后遇上这样的团,要小心。
2014年的话,就是以上这些了。有好有坏,而且全是和同一个人去看的。希望明年能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