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一直觉得自己文笔不错吗?为何不向报纸杂志投稿呢?”
“是的,可是现在有那么多的文笔不错的人都在投稿,我不行的,再说了……”
“你不是一直想学法律吗?为何现在不报一个双学位去学法律呢?”
“是的,小时候的确梦想着当一名法官,但是现在我报的专业是学前教育,虽然学校里有双学位,但是你想想我现在哪又那么多时间去学啊”
“你不是一直想学跳舞吗?听说现在有个舞蹈协会,你怎么不去报名参加?”
“是的,我的确听说了,但是我现在都是成年人了,肯定跳不好,再说了……”
…………也许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发生,感到熟悉吗?有没有自己的影子呢?古典老师把这种人称为“yesbuter”,真是贴切极了。
写的时候我就在笑我自己,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说了yes后,又说了but的人吗?
似乎我们总是这样,有一个冲动,却又有更多的理由来牵绊自己,总是在犹犹豫豫,思前想后中放弃了无数种可能。
可是,人生真的需要那么多的顾虑吗?有必要吗?
我有一个闺蜜上街去买衣服,试了一件衣服,虽然和她之前的穿衣风格不同,但她非常喜欢,于是就买回了家,可是第二天就不见她穿了。
于是我就问她怎么不穿昨天刚买的新衣服啊!她就跟我说,“那种风格的衣服别人会看不惯的”。
说白了,我闺蜜就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是我认为穿了自己一直想尝试即便是不符合一贯风格的衣服,又能怎样呢?
后来我帮她解决了她穿那件衣服的心理障碍,最后她穿上了那件衣服,似乎并没有她想象的那样,因为根本并没有太多人留意,在最初的时候我闺蜜说有点窘迫感,但是慢慢地,她说有一种打破常规的快乐感。
所以,做一件事情为何有那么多的顾虑,给自己找一些理由呢?
去年的时候我姐考研失败了,心情有点失落,准备放弃考研,我妈想让我姐再考一年试一下,但是我姐说“的确,我是可以复习一年,但是,我有点不确定复习一年能否考上,万一考不上……”
虽然我姐有点不确定自己有没有把握,在她经过自己的考虑后和我妈的鼓励后,我姐又复习了一年,就在今年,我姐考入了一个不错的学校,也克服了了她内心的恐惧和害怕。
如果我姐妥协了自己,直接在我们小县城找一份工作,我猜她绝对会后悔的,正是因为我姐没有对自己说but,试着去尝试一下继续求学深造给自己充电,现在的她才不会后悔。
我姐对我说“既然选择了,就不要为自己找太多做不到的理由,为各种顾虑牵绊着,就会永远无法用心投入当下的选择”
是的,对自己说yes,也许不仅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经验和阅历,收获了更多的感悟。
如果现在的你仍是一个yesbuter, 也许就不会那么开心,也无法真正的成功,因为,有那么多的事情,你还不确定,你还在顾虑,直到自己越来越老的时候,又会再后悔些什么。
为什么要给自己假设那么多理由呢?难道我们就不能不再否认自己吗?
从现在开始,说了yes后就不要再说but,每个人的潜力都那么大,就让我们追求我们想追求的,圆满想圆满的,享受我们的选择,快乐此刻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