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四川,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大熊猫和火锅。但只要去过四川,你就会知道还有一个极受欢迎的动物是什么?
是兔兔!
都说四川的每只兔子,都是在筷子上走完一生的,在四川对大熊猫是喜(关)爱(怀),对可爱的兔兔却是煎(油)炒(炸)。
“怎么可以吃兔兔”电影里台湾妹子嗲甜的余音还在耳边回荡,大多数人眼里,兔兔都是这样萌萌哒,可爱的小眼神看得人心都化了。
但在四川人的眼里,再可爱的兔兔也抵不过好吃!那就是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同样炙热的目光,只是眼睛背后的东西大不一样。
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大概是全球兔子消耗最高的地方,又称“兔子魔窟”,四川人一年共吃掉3亿吃兔兔,平均7秒就吃掉一只,占全国7成。甚至在成都有一种高薪职业——品兔师,日常的工作内容,就是啃兔头。
四川人有多爱吃兔子?
走在自贡街头,夜晚霓虹灯无比灿烂,那不是百家争鸣的颜色,却是各种各样兔兔饭馆的招牌。
四川人都知道,最好吃的兔肉,在自贡。兔肉和自贡盐帮菜,堪称命定cp。相较于鸡肉的嫩滑,猪肉的肥香,兔肉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而在盐井上成长的自贡,属于川菜中的盐帮菜分支,极其擅长味道的烹调。经过花椒、朝天椒、仔姜等调味料的“包装”,味道略显寡淡的兔肉,可以瞬间变得活色生香。
麻辣兔头、冷吃兔、跳水兔、干煸兔,各个都好吃到让人难以自拔。五花八门的吃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四川人做不到。
四川人是怎么吃兔子的?
麻辣兔头
一掰两半。先啃兔脸颊,肉已很烂,嘴唇一吸,舌头一舔,就到了嘴里。吃完脸颊上的肉,手指一勾,兔舌头伸了出来,咬到嘴里,柔软中带着韧脆。
兔下腭已没什么好吃的,但骨头里滋味尚存,仔仔细细吮吸一遍,这才算是啃干净。兔脑花火候刚好,用力吸,或者用小勺子舀出来,嫩豆腐脑一样。肉、眼、脑花全没了,还有些意犹未尽,把手指上的油水吮吮,再来一个。
几只兔头进肚,口腔里已是火烧火燎,身上冒出汗来,嘴里发出嗞嗞的声音,这时候再喝上一杯冰啤酒,仿佛瞬间打通了任督二脉,通体舒泰。
干锅兔丁
由笋、藕、胡豆、土豆、花生瓣等配菜作伴,外酥里嫩的干锅兔丁,口感更为均衡。唯一的缺点量太少,就是每次吃到最后,都在茫茫红椒中寻找那块幸运的兔丁。
冷吃兔
相传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途径自贡时,无意间吃到热着的“麻辣兔丁”,便喜欢上了其味道,想要带一些在路上慢慢享用,于是当地人就在制作时用大火候脱掉更多水分以便储存。后来诗人吃的时候发现这“麻辣兔丁”冷吃比热吃更是鲜香更具有一番风味。其实“冷吃兔”就是放凉了的“麻辣兔丁”。
制作冷吃兔首先对于材料的处理相对比较重要,准备材料中要有一只去皮去头去内脏的兔子,而且对于兔子剩下的部分的处理尤为重要,要用特定的方式将兔子身上的骨头去除,这样的兔肉在之后的烹饪过程会更加容易入味以及上色。
刚出锅的麻辣兔丁,在辣椒的映衬下红艳欲滴,饱满的小肉块,透着一丝诱人。晾凉后,更加入味的冷吃兔,肉质愈发紧实、细腻,入口后,辣椒混着麻椒的味道,在舌尖流转循环。
手撕烤兔
手撕烤兔,作为四川的传统小吃,时尚风味,经多次改良,在三代祖传独特工艺的基础上,加入了特有的中草药配方(香辣爽口而不上火)。手撕烤兔肉厚处醇香粑软,肉薄之处酥香脆爽,细细嚼之齿间久久留香,不是野味胜似野味。
手撕烤兔美食以独特的“淹、烤、卤、浸”等制作工艺!使香味能渗透到兔肉及家禽等食品之中,激活原肉质的香味,去除星腻,持久留香,增加色泽,综合各家所长,绝味卤兔打造出绝世美味问世。
从“太残忍吧”到“必须带点回去”,角色转化,只需要一小口,来过四川的人就会懂这人间美味。
吃喝顽乐找优惠就在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