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读蒙曼百家讲坛的《武则天》,一边读《蒋勋说唐诗》,这种感觉很美妙,大唐盛世的繁华与创造尽在胸襟中。
一边是武则天在争权夺利中的血腥屠杀与政治创新,一边是陈子昂与张若虚在诗中表现出的孤独感与宇宙意识,诗情与政治尽收眼底。
武则天当女皇本身就是创新,所以她的上台就带动了整个唐朝社会的革新,用社会中下阶层冲击士族元老阶层,唐太宗在位时没做到的,她做到了。人类有懒惰倾向,有维护既得利益意识,所以易于保守,遵守传统,不愿变革,所以变革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并非没有好处,只是沉默的大多数经常没有这样的见识而已。
历史何必要用传统的眼光评价“武则天蛇蝎心肠”,是她要害死自己的孩子以求自保吗?武则天杀孩儿,或许是跟李世民杀兄弑弟学来,也未可知。当然,放到我们今天的社会虐杀儿童也是犯罪的。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为了革旧布新扫除障碍她一路杀人双手沾满血腥,与此同时她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可是哪个男子帝王想要掌握千秋霸业是不曾杀过人的呢?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康熙大帝,雍正王朝?历史应该还女子以公道。
政治,历史,女子终究是一个谜团,则天或许当初只是自保,却走上了一条政治不归路,为天下谋求了幸福和稳定。也或许她生来就有一颗为天下的情怀,促使她一步步产生了权力的欲望。历史应该会慢慢还武则天以公道吧。我们首先都是人,然后才是女人和男人,不要对女人那么苛刻才好。
再回到《蒋勋说唐诗》,我就觉得生活既有功利与世俗,还有虚无与诗情,唐朝真是一个好时代。既有创新又有繁荣,每个人都在创造机会实现自己。
“活在世间有两个难题,一个是宇宙之间“我”的角色,一个是人间情感中的角色。“因为有生命的牵连和挂念,才会觉得生命有意义、有价值。”
我们每一个存在的个体,对别的生命都是有影响的;我们自己的生命状态,都会让别的生命发生改变。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这样特殊而重要的存在。
在唐诗的多情浪漫里闪过武则天叱咤政坛的的身影,风华绝代的容颜,多谋善断的政治智慧,不在意别人评价只顾活出自我的人生。更深的领略了那句“没有自我,讨不了别人的喜欢。”
更多的觉得平常世人是怀着男女不平等的眼光来看待武则天,包括蒙曼老师,她在讲解中很侧重于武则天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如何扫清障碍。好像在这个世界上,男人追求权力是理所当然的,是光明正大的的,而女人有权势欲望就是邪恶的,就是不正常不应该的。那个帝王没有为了自己的权力杀过人呢?所以,我们每个现代人都要好好想一想,如果只是把武则天当成一个人,而不是赋予女性的特殊角色,历史该怎么写,对她该怎么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