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自律且善于督促孩子的父母。
在教育孩子这条道路上,千万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觉,因为每个自觉的孩子都是父母从小严格监督的结果!
有时候,不逼孩子一把,你永远不知道他有多优秀!
教育从来都不是快乐的,是日复一日学习的枯燥,是反反复复练习的乏味。
孩子想要学成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凭借浅薄的“喜欢”二字。
因为再深的喜欢,也会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消耗殆尽,接下来的路,只能靠着坚持和毅力走下去。
世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轻轻松松的成功,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
现在,当孩子想要退缩时,你说快乐就好,当孩子想要放弃时,你说快乐就好,于是同龄人都在拼命的前进,而你的孩子却在你的放纵下原地不动,和别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给孩子所谓的快乐教育,恰恰成了孩子被别人远远甩开的罪魁祸首。
不是因为某件事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让这件事变得很难。
任何学习过程都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这时候家长不“逼”孩子,让孩子“不想学就不学”。
那么,孩子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无法体会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更别谈大的成就了。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逼孩子一把,在孩子选择放弃之前,鼓励孩子再坚持一下。
陶行知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孩子就像幼苗,养得好才能发芽生长,养不好注定会从小夭折。
在18岁前最关键的这十几年里,家长千万不要纵容孩子,不要以爱的名义,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子不教,父之过。”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不逼他一把,有些东西永远不会长到他身上。
才艺双全的孩子,从小被逼着学琴学舞;
成绩拔尖的孩子,从小被逼着勤学苦练。
每个优秀的孩子后面,都站着狠心的父母。
孩子的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
在孩子迷茫的时候,父母最该做的就是启发他们的潜能,适当逼孩子努力一把。
要记住:严是爱,宽是害,纵容是毁坏。
长大后让我们后悔的,往往不是自己曾经做错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
孩子,小时候不努力,长大了就只能给别人点赞。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当教会孩子学会坚持、自律,更应该狠心逼孩子一把。
因为不逼孩子一把,他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