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与笔端
说来惭愧,虽然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体悟到带娃如何带的大人孩子都轻松,还是有了二宝之后的事,真是应了两句老话,“实践出真知”和“熟能生巧”。
带老大时,母爱是泛滥的,态度是严肃的,人家是著作等身,我是娃没生,买的自己看的育儿书和给娃看的各种挂图、绘本、读物已经“等身”了。各种育儿理论技巧,海吃胡塞,填满了脑袋,但是到了实战操练时,却发现招数要么不管用,要么很快失效,成日里处于跟娃斗智斗勇的神经紧绷高度战备状态,仍然在哄睡、哄吃、洗澡、换衣等每日必做上劳力劳心,自己也累,娃也不爽。
有二宝前,因为考虑到自己工作需要出差熬夜、家里老人也都年龄不饶人,因此早早定下聘请“外援”计划,先后请了月嫂和育儿嫂,在旁观察,人家带娃好轻松,还能带着做好多家事,娃也好配合,不禁反思自己以前带老大时的问题所在。
是缺爱吗?肯定不是。是因为母爱泛滥,焦虑过度吗?常说“老大照书养,老二当猪养”,过于关注会导致用力过猛,放松心态方能游刃有余,这个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但我的切身体会觉得,这还不是主要原因。
带娃的关键点是两个,第一,秩序,第二,规则。
第一,秩序。秩序也就是有规律的作息,而且最好是带着仪式感。
比如,入睡前,关房门,关大灯,换睡衣(月嫂和育儿嫂都是这个建议,哪怕是月子里的娃,夜晚入睡前也不厌其烦换个小睡袍。大一点后,午觉也换睡袋),喝奶。这一套仪式相当于一遍遍地暗示宝宝,该启动睡觉模式了。
现在二娃还小,等大一点,还得睡前刷牙洗脸。
早上起床后,先喝水,换衣服,然后把臭臭,之后洗脸,抹香香,开门出去跟家人打招呼,玩一会儿,到了饭点就抱上餐椅吃早饭。
规律很重要,一次一次的重复,就会成为习惯,无需费力思想工作,反复提醒,更无需强制,一切都如行云流水,按部就班。
第二,规则。就是规矩,主要是哪些不能做。设定边界,才能真正保障自由。
比如,什么都可以碰,除了插座这样危险的东西。什么都可以放嘴里,除了会噎住或割伤的小颗粒及尖锐物。对于一个对什么都觉得好奇,拿到什么都先放到嘴里尝尝看的宝宝来说,如果不卫生的东西都不能摸、不能尝,那每天的“战事”将会极度频繁,几分钟一次毫不夸张,想想看,娃心情能好到哪儿去,更何况,人体本来就是一个各种有益菌有害菌共存的平衡体,娃将来也不可能生活在无菌世界,因此,宝宝这种什么都放嘴里的天性就是在逐渐摄入各种有害菌,来逐渐打造体内的菌种平衡。
再比如不能打人,不能咬人。有两本书,宝宝很爱听我们讲,一本是《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另一本是《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效果很好。
另外的规则,比如,可以爬到椅子上,但如果上桌子就抱下地,等等。
规则的执行很重要。第一,家人意见要统一。第二,方法要温和而坚定,不要拖泥带水,宝宝一定会哭闹抗议,但可以温和的抱抱亲亲,马上用别的游戏或有趣的物品转移注意力,宝宝马上就会破涕而笑,眼角挂泪开始玩起来了。
秩序和规则,这两个要点,在最近重温的《super nany》(也有翻译成超级保姆或baby保你大)真人秀节目中(是十几年前的视频,存在硬盘里一直没删),也有很好的体现,虽然没有一集节目谈到这两点,但每一集中,超级保姆给每一个求援家庭开出的“妙方”都是两张列表,一是作息时刻表,吃饭睡觉游戏,包括多孩家庭分享父母的时间分配都清清楚楚,二是规矩清单,不许干什么,如果干了有什么惩罚,等等。然后超级保姆就是指导整个家庭严格遵守,步入正轨后放手一周,之后再来复盘纠正。奇怪的是,这个节目我在生老大前就看过,生老大后也看过,但当时就是没有体会出这么明显的两个“诀窍”,领悟能力真是令人“捉急”。
好经验大家分享,其实育儿是非常复杂的,细节很多,绝对不是简单的这两点,为了突出我想在这篇文章里说的重点,有点“标题党”之嫌,但体会是真切的,希望更多的宝爸宝妈能轻松带娃,真能父母轻松娃娃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其余育儿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