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给我推荐了汪涵的一篇文章,乡绅向上。汪涵在文中讲,自己之前拒绝副台长的职务,现在接任《天天向上》制片人的职务,原因很简单,行政级别对他而言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而且那个职务不止他一个人可以胜任,但《天天向上》在那一刻,似乎只有他可以,只有他站出来才能稳住局面。
有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评价道:“在我们心中,涵哥就是旗帜。”汪涵解释说:“其实旗帜在很多地方是没有意义的。一块布挂在一根竹竿上,它只有迎着风飘扬起来,看到了它的方向,那才是你独立力量所在。当时那一刻,我算是一块遮羞布,证明我们这个节目没垮。”旗帜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方向。跟打仗似的,旗帜迎风飘扬,人心都聚在旗帜下。不同的旗帜就是不同的共同体,现在一个人可能跟随着好几个旗帜,或者压根还没找到可以跟随的旗帜,前一种普遍认做“纠结”,后一种普遍认做“迷茫”。
对于汪涵来说,《天天向上》是一个用感情用能力真正去浇灌的东西,所以这里少谁都少不了他。这个节目对他来说,不只是工作,他要通过这个节目做更有意义的事。而且这里,还有他的兄弟们,大家一起奔着一个目标使劲。湖南、湖南电视台,都是汪涵付诸感情的地方。
我就想,这样一个人太可爱、太幸福了,有多少人并没有找到一个能用感情用能力浇灌的事业啊!
以前有人跟我讲“工作是工作,感情是感情”,他即便很厌烦自己的工作却也可以安慰自己。这样的人十分理性,优点是踏实。可是,工作仅仅为了谋生?不值得倾注丝毫感情?这样的工作有何意义?
意义不应被理性消解,对我来说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
今天在一个职场社交平台上填写工作描述时,我这样写的:“想方设法让目标读者对某本小说感兴趣。”我的工作确实是这样,线上或线下的活动,严肃或逗比的文案,平媒网媒或校园的关系维护,都是为了让目标读者对某本小说感兴趣。可我多想信誓旦旦地写另一句话:“让优秀原创小说不被信息洪流淹没。”但我不敢写,原因呢,确实有一些优秀的原创小说,但由于卖点不够、作者知名度不够等等一些原因会被列为b级或c级,不做过多营销。
这很尴尬,你掌握了各种手段和方法,也就是“想方设法让目标读者对某本小说感兴趣”。如果站在目标的角度思考问题,即便我没有资金、没有资源,但只要有一个值得追随的旗帜,比如说“让原创优秀小说不被信息洪流淹没”,那么一定会找到很多同路人,也会有很多人支持你、认可你甚至追随你。你也才会进一步思考到,首先要有优秀小说才能谈如何让他们不被信息洪流淹没,什么样的小说算是优秀小说,优秀小说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优秀小说很难被发现,如何从一堆破烂里发现优秀小说,哪些人更适合阅读这类小说,如何操作全媒体实现最佳传播效果,如何深度挖掘优秀小说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如何将优秀小说与作家品牌联系起来,如何保护优秀小说的版权等等等等。这个时候,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人生短暂,无法付出感情的东西就不该继续浪费时间在上面。对每个成长路上的青年人来说,虽不必要做他人的旗帜,但一定要找到自己内心的旗帜。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谋生,确定想做什么,该做什么。总之,一定要去做点什么。
(2015年6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