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十五

        时间的巨人追着、撵着,把我赶到了三十五岁的年纪。

        据有关专家说,三十五岁是青年与中年的分界点。所以,这个三十五岁过得诚惶诚恐,常常下意识地去总结人生的种种经验与体会,在不停地感悟与觉察中,越来越慈悲,通透。

          以往,常常惶恐岁月流逝,青春不在。仿佛在某一刻突然明白: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它每个阶段特有的美丽。十年前,青春是最大的资本;十年后,阅历是最贵的财富。岁月是一盒五颜六色的彩笔,你可以随意画出自己的色彩。

          以往,常常追求着内心的平静与美好,总固执地以为生活就应该是带着光环的,每个人也应该带着自己特有的光芒。仿佛在某一刻突然明白:生活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人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所有的错综复杂与色彩斑斓都是存在的,但你可以永怀慈悲、宽容之心去接纳你所有的看见。从容与沉静,是我努力修炼的最好心态。

        以往,岁月的大浪袭来,自己仿佛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总想折腾几下。现在像是一枚安静的贝壳,任大浪来去,无论是被拍在沙滩上,还是沉入深深的海底,只是安安静静的绽放自己的缤纷。

                            关于亲情

      对父母,对亲人是更多的理解与包容。

      因为父母的娇惯与束缚,一直想离家越远越好,不愿做个被父母扯来扯去的木偶,从来不能有自己的思想。离家远了,又觉得每次回家的久别重逢,亲人们就应该放下一切事,只是对自己百般好。可能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了,很少想着自己能为父母、为亲人付出什么。每次回去,也会因为各种小事跟妈妈吵吵闹闹的。她总是管我,我总是不服气。

        在今年回老家时,突然调整好自己。相爱相处的日子屈指可数,为什么不能把最好的一面留给最爱的人呢?

      他们活了一辈子了,他们的概念里只有自己世界里的对与错;他们坚信质疑自己的一个行为、一个决定就是质疑整个人生;他们以为他们已经明明白白活了大半辈子,根本不需要去想怎样调整自己。而我,还年轻,我可以调整好自己,让自己跟随着他们的脚步,像在很小的时候他们跟随着我的脚步一样。这样的跟随也越来越走心,每当他们说什么都不想要,什么都不喜欢的时候,我试着去观察他们可能会心怡的礼物。每当他们微笑或皱眉的时候,我试着去读懂他们的心情,试着走近他们的世界跟他们聊聊他们喜欢的家常。

      我开始觉得父母的约束与管教是一种幸福,每年回老家就那么多天,我再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意识,再做回几天父母的孩子又何妨?就把自己变成笨笨地,像父母口中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的傻孩子又能怎样?父母最大的乐趣就是做那个扯线的人,在扯来扯去中享受难得的掌控感与归属感。

          对于弟弟、妹妹,可能是因为我从小懂事、听话,学习不错,工作也从来不让父母操过心,内心里一直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才是父母的骄傲,而且自己走过的路比他俩多,经验比他俩多,常常爱对他俩的人生比比划划,常常理所当然地对他俩提出各种忠告,各种鸡汤贴,什么这样做肯定对,那样做必定好之类的。

        也是在今年突然有所觉察:我是他们眼中最好的姐姐,为什么不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爱他们呢?人与人之间再亲密都是有界限的。我应该带着我的信任与欣赏,只是温柔地陪伴他们的成长。在晴天时,分享快乐;在下雨时,为他们撑伞。

                          关于爱情

      爱情永远是生活中最绚丽的那道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缤纷决定着人生最基本的色调。

        或许在爱中,我从来都不是有安全感的人,所以才常常想着去经营。只希望把婚姻经营为爱情最好的归宿,而不是坟墓;只希望在许多年之后,仍能相看两不厌,而不是久处生怨。

        最开始的经营是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想着只要自己一直蓬勃、新鲜、向上,他常常看到自己不同的模样,就能常常眼前一亮。让他觉得除了青春的靓丽这外,我还带着自己的学识与智慧。

        后来的经营是努力找到最好的爱的方式。希望自己尽可能地避免非爱行为,以他喜欢的方式去爱他。理解与尊重他觉得对他好的才是真正的好,而不是自己一厢情愿地想当然。让他在这份爱中舒适、自在。

        现在的经营是努力带着越来越好的自已,越来越好的爱,去发现一个越来越好的他。让他在这样的爱与欣赏中,看到人生的无限可能,看到自己的无限成长。

                            关于友情

        可能是一直远离家乡的缘故,友情在我的生活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人生很多很多或辉煌或艰难的重要的时刻,是他们一直陪伴在身旁。

        我用尽一生的热忱与真挚去爱他们。

        以往总希望能倾尽所有,恨不得完全捧出自己的心,让对方看到有多透明。

        现在对朋友间的深情厚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时你给的,不一定是对方想要的,适时,适度,恰当就好,彼此都轻松、自在。最好的友情不仅是可以在对方眼中照见自己,成为越来越好的彼此,还可以在最落魄、苦闷时给予最温暖的支持与陪伴。

        永远相信时间的沙漏不停流失与轮回,在岁月的尽头沉淀下来的才是真朋友。

        那时,是谁?谁?还有谁在身旁?期待时光带来最好的答案。

                      关于家庭教育

    身教胜于言传。只有自己积极进取,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在不停汲取各种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同时,平常的生活中,我比较注重三个方面:

      一、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感受到独立的她是多么值得肯定与欣赏。尽可能地站在她的世界里,去理解她,与她对话。

    二、沟通的方式。记得正面管教里提到过,如果你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与孩子交流,你就想想你是怎么跟自己的好朋友对话的。如何尊重?如何平等?每当我将要“口出狂言”的时候,我就想起这个理念。

      三、情绪的掌控。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情绪的碰撞,激烈的冲突。我和小乖商量的几个解决的办法。可以在有情绪,将要大吵大闹时,到自己的暂停角安静呆一会;也可以制作一个愤怒选择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让自己好起来;或者用一个爱心的手势,提醒对方,我们是深爱着的,可以用更好的方式相处。

      最近,我俩经常说一个谜语:一群羊在草地上(打一水果)。谜底是草莓。刚好小乖给自己取的名字叫小草莓,每当我遇到一些小事,想大发雷霆的时候,我就怒吼一声:“小草莓!”小乖就学羊来了“咩咩”叫,这样便能提醒我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与孩子一起长大,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我享受每一个瞬间,并争取把每一个瞬间安排得尽可能精彩。


                            关于成长

          最好的状态是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

          在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之间,我从来都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精神财富。总觉得那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其它的都是身外之物。三百块钱买一个包,可能会嫌贵。三万块钱买书或是交培训的学费,我便眼都不眨,还会觉得太超值。

        如果说学生是学习一生的人,我愿一直是个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成长。

      生活千遍一律的重复着,琐碎,繁杂。而读书,能让自己的眼界,心境都不一样。无需刻意去寻诗意与美好,哪怕只是在闲暇的片刻,停下来闻一闻书香,日子都会在一瞬间明亮起来。

        越来越注重一个人人格魅力的提升。除了一颗善良、慈悲的心,一个人的阅历、学识、修为、涵养,会让一个人光芒万丈。

        带着一个有趣的灵魂,蓬勃、鲜活、率真。做一个温暖的人,在飞逝的时光中,积极向上,优雅从容。热爱生活,才能被生活热爱。

        我希望能够拥有有更大的智慧去面对人生的阳光与风雨,也希望能够不负此生,在生命的尽头看到最好的自己。

        我的三十五,一直坚持着自己,按照自己的喜欢方式去生活,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每一天,希望听得见自己的心跳,看得见自己的微笑。从来不奢望生活给予太多,只努力给生活一个更好的自己。有时候,得到是惊喜;有时候,付出更幸福。

          我的三十五,愿自己更加清醒地去生活。愿在无比遥远,无比美好的未来里的自己在回望的时候能够深爱现在三十五岁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