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莫过于战争,“流血千里,浮尸百万”,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人造灾难的顶峰之作——席卷几大洲的战火以及它们留下的后遗症,深深影响着这个世界,甚至直至今天。
在人类史上,这两次最大规模的兵戎相见,距离不过二十一年,原本在一次大灾难后,受害者们必会进行针对性地研究,以防止同样的灾难再次发生,可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毁灭重现,由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次大战所没有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最终发酵出引起二战的原因,应该并不为过吧。
一战结束时,法军总司令福煦元帅,在停战协定签署后,就曾做出过精准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停战。
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如何引发,它又遗留下些什么问题?
英国作家肯•福莱特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以主要参战国的几个虚构人物,勾勒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德、俄、美政治、社会情境。他们中,既有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又有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国外交部特工……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在一次大战的战火中,逐渐揭晓。
放下一战本身,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看到革命与变革这一社会发展永恒的话题:
俄国的下层民众为谋求命运的改变,怎样从哀求沙皇等统治者的良心发现,到走上街头和平请愿,最终到拿起武器反抗;英国的工人阶级怎样从忍气吞声的受压迫者,由自发到自觉的意识到自己手中权利的觉醒过程;沙俄的贵族们怎样岂图用绞刑架、机枪,让民众明白,他们应安守自己低贱的命运;英国的贵族们如何被迫一步步的收敛,与觉醒的民众分享政治、生活权利……所以说,是革命,还是变革,并不取决于被统治的民众,而在于肉食者们。
快速浏览微信中的只言片语,固然能增长见闻,可阅读一些大部头历史书,或许更会让我们明史懂理,而这本书,应该就属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