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VS 简书【文章发布】功能调研

本文将结合用户实际体验(从用户视角、需求场景),来分析对比知乎、简书在「文章发布」这一功能上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一、调研目的

根据知乎和简书的文章发布功能,为一款新兴问答社区app设计文章发布功能。

二.知乎vs简书「文章发布」功能设计对比

2.1产品定位

(1)知乎

是一款专注于创作、分享、传播优质内容的、可信赖的问答社区。目前知乎的slogan是“购物之前,先上知乎”,从slogan的演变可以看出,知乎不仅仅只想做问答社区,还想希望通过内容进行变现。

(2)简书

是一个基于内容分享的游戏化创作社区。简书的slogan是“创作你的创作,让你的创作更有价值”,体现出它更鼓励用户进行创作并变现;而强大的技术背景也为简书成功突围打下基础,它的前身“Maleskine”,是国内首款支持Markdown编辑法的线上写作工具,因而简书凭借着其良好的产品质量吸引了很多用户群体。

2.2用户定位

(1)过去的知乎希望打造一款充满优质内容的问答社区,所以他的目标用户是各行各业的亲历者、内行人、领域专家和爱好者等高知人群,而目前知乎的内容更加注重泛娱乐化,其目标用户范围也逐渐增大。

(1)简书它区别于知乎的“精英范”,走起了大众风,更加注重个体的创作与分享,偏重于生活记录。

2.3进入「文章发布」功能入口的方式/路径

(1)知乎

知乎进入「文章发布」功能入口路径截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知乎到达「文章发布」功能入口需要两步,即首页底tab“+”号-->写文章-->撰写文章。

知乎「文章发布」功能入口出现在主页、“我的”页面右上角,以及“我的文章”页面右下角中

(2)简书

简书进入「文章发布」功能入口路径截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简书到达「文章发布」功能入口只需要一步,点击首页右下方“画笔”按钮即可直接到达撰写文章页面

简书「文章发布」功能入口分别出现在首页及搜索页中

2.4知乎vs简书「文章编辑页面」功能点异同

结合两大产品在文章编辑页面的功能点进行细化类比,本文将其功能模块分为以下几类:

知乎vs简书发布文章功能对比

三、知乎vs简书功能点设计的原因分析

本文按照「用户-场景-需求」的方式,对知乎和简书文章发布功能设计的原因进行分析,思维导图如下:

知乎vs简书功能点设计原因分析

四、总结

对比知乎与简书「文章发布」功能可以看出,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功能背后,其实都蕴含着科学的、富有逻辑性的分析与思考。

内容创作本就是一件稀缺性较高的事情,需要平台认真思考创作者的痛点,思考创造者最底层的需求是什么,平台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一款完美的产品。

4.1从文章发布入口来看:

知乎编辑文章的按钮置于底端“+”,尽可能不遮挡用户的阅读视线,并且用户可以先浏览文章,等到想要发布文章时才要求用户登录,这一流程的设计,很好的考虑到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在不打扰用户的情况下,为用户推送高质量的文章,通过推送高质量的内容来留住用户。

简书则将编辑文章的悬浮球置于页面右下角,一步即可到达编辑页面,此设计凸显出其对于原创内容创作的重视;其次,用户必须先登录再看平台所推的内容,这一设计也凸显了平台的私密性。

4.2从文章编辑页面来看:

知乎:更加注重内容的质量与外在呈现,因此从图片可以进行编辑,到可以上传视频,都在鼓励用户进行高质量的创作,并且加入在文章中@别人的功能,更是增添了互动性与社交性,这与知乎的产品定位息息相关。

知乎更是考虑到了创作者最底层的诉求,创作者最首要的需求就是在创作过程中不受到任何干扰,此时文章发布界面的流畅程度就应该排在优先级较高的位置,知乎在页面顶端会显示“草稿是否保存失败”的提示,这一小小的提示,可以提示创作者及时更新网络状态,确保已经编辑好的文章不会被误删。

简书:更加鼓励用户通过创作进行变现,所以在编辑文章中增加了“发布为付费文章”的功能;简书同时支持富文本和markdown两种写作模式,对于有些喜欢用markdown写作的专业人士而言,无疑是巨大吸引。尤其是在移动平台上,由于markdown本质属于纯文本编辑,输入体验也会比一般的输入平台要好,为创造者提供了极好的写作体验。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后续的设计中,我们可以从每一个小功能的优化入手,多思考哪些是用户的痛点,哪些可以方便用户更流畅的进行内容创作,从而设计出不影响用户创作的功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