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做正确但无意义的事吗?

今天听了“得到”上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的第一课,这节课以“右脑开发靠不靠谱“这个话题点作为切入,谈如何通过发散性思维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大脑”暗能量”——也就是科学家说的“默认模式神经网络”。关于这块的专业知识,我在知乎上搜到一篇文章,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去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09149/answer/284427320

我自己对于科学家关注的理论研究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这些研究对我来说,有什么卵用?

Dr魏在课程中提到,通过跟孩子玩发散性思维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大脑“暗能量”,让孩子未来更加具有创造力。在导读里面,我更想从反面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做能够毁掉孩子的创造力?

我个人想出来两点:

第一点:做正确但无意义的事情

成年人的世界很多事情看起来正确,但是本身毫无意义。其中最破坏人的创造力的一件就是“直接提供正确答案”。

比如孩子问你:“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啊?”

你直接跟TA说:“因为叶子里面含有叶绿素。”

多么正确的答案!但是你却毁掉了孩子原本可以自己探索更丰富多彩答案的过程——TA去探索“为什么花不是绿色的?”“还有哪些东西是绿色的?”“叶子什么情况下不是绿色的?”这些问题的过程是远远比得到“叶子含有叶绿素”这个答案更有意义的啊!

对“直接提供正确答案”这件事,受应试教育摧残多年的我是深恶痛绝!上面的场景是我自己想象的。但是我们谁敢否认,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就是被这样的正确答案一步步培养出来的?不知道从何时起,我已经逐渐丧失了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心,遇到问题的时候惯性思维就是直接去要正确答案。难道我还想让孩子也像我一样,受“正确但无意义”的答案所捆绑,最后只能成为一个头脑里储存了很多答案的“人工硬盘”吗?相信你跟我一样,有了自己很明确的态度。

第二点:墨守成规,用成人世界太多的“应该……”去框定孩子的生活

今早在地铁上听Dr魏的课程,环顾自周,忽然有种特别的体会:“车厢里挤满的除了一堆人,还有一堆绑着枷锁的大脑吧?”

我们的大脑除了受正确的答案束缚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规则”需要刻意遵守,有些是作为文明人类必须要遵守的比如不能偷盗和杀戮。但是有些则是很无厘头的潜规则。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为什么有很多职场人士信奉“穿黑皮鞋就不能穿白袜子”?有很多人都很讲究饭局上的座次问题,这重要吗?

我绝对不想我的孩子一出生就受各种“应该……”的潜规则束缚,我想让我的孩子知道,如果一个大人过度关注着装、饭局规则这些东西,他的世界也就那样了。我想让我的孩子去质疑为什么?凭什么?我想让我的孩子更加关注世界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你能用你的创造力为这个世界做什么贡献。

让孩子富有创造力,首先我们自己就要破除束缚我们自己的墙,让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我对自己要求从2018年开始,日日自检:今天,我束缚我自己和我的孩子了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