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庐老人传承之唐诗吟诵法—《题破山寺后禅院》原创 2017-11-22

今天我们跟着林蔚芳老师一起再来学习吟诵《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

万籁此具寂 ,惟闻钟磬音 。


这是一首五律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五言律诗只有四种基本格式。即首字入韵平起式和仄起式,首字不入韵平起式和仄起式。共八句,四十字。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胫联,七八句叫结联。


本诗作者是唐代的诗人常建,长安人,唐朝开元十五年(七二七)年间的进士,与王昌龄同榜,而且还是好友。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常建曾任盱眙县尉。


由于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寻幽探胜。诗中所说的破山寺又叫兴福寺,是六朝齐代郴州刺史倪德光用舍宅而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顾名思义就是诗人入寺有所感想而作的一首题壁诗,所入为破山寺的后禅院,幽闲静僻可知。


首句点明「清晨入古寺」,而由此「入」开展全诗胜境,诗兴就从入寺开始发展。时当「初日照高林」的破晓之际,寺院位在茂林深山处,院内有高树,尚看不到初日,旭色却透过高高的树林照射进来。


这里的环境幽清,远离尘嚣,走过曲折的小径,到达幽闲之处,正在花木深密的地方,隐有禅房。这时诗人已再深入,到达后院,此「曲径通幽」正描摹出诗人探幽访胜的心境和过程。


往外看去,后禅院环周景色具有禅机。山光照林,鸟儿在晨曦中欢悦着。院落里有一个深潭,毫不保留地将周遭所有的美好景色映入其中,潭漾清影最能涤荡人心,烦嚣为之一洗,让人心旷神怡,好像心都为之一空。


一切声响在此时全都归于寂然,就在万籁俱寂之际,远远传来清越且沁人心脾的钟磬声。钟磬的偶发更显出山寺幽静,一片活泼天机。


现在,让我们一起闭上双眼,放下心中的杂念,来聆听林蔚芳老师吟诵这首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