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种子们埋头努力地扎根、发芽、长叶的时候,三四年级的孩子们也不知不觉经历着各自的主课板块学习。
就这样,直到5月17日,秧苗们终于长到足以搬家了!
农活好把式易爷爷和李婆婆早已做好了带领孩子们插秧的准备,3月份育下的秧苗在晨风中仰着稚嫩的小脸静静等着我们。
孩子们要迎接的第一关就是下水。有的迫不及待,有的小心翼翼,有的开心地大声尖叫,有的害怕地吱哇乱叫,有的跃跃欲试恨不得跳进去,有的几番试探仍不敢下脚 --- 把这群姿态各异的孩子们一个个有序地引到水里,既要注意自己的平衡,又要注意别人的安全,着实很考验我和锐丽老师的临场指挥能力啊!
不管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所有孩子很快就适应了,不断地说着“好舒服啊”;我听见有两个孩子在密谋要跌一跤试试。
一字儿排开,孩子们很快学会了合作插秧。看孩子们已成“熟练工”,我和锐丽老师也可以甩开膀子过过瘾了。
插着插着,苗儿没了。怎么办?运呗!
运苗最难走的路段,是水田间这条又湿又滑又窄的泥路。只身空手地走在上面都会打滑,何况还要或抬或提着秧苗呢?这是在考验孩子们的运动平衡能力啊!
一趟一趟又一趟,一开始,他们还走得小心翼翼,最后即使手里带着秧苗篮也能又稳又快地如走平地了,有时竟然还“故意”带着秧苗篮玩一把险路错车......
你小小的,我也小小的。
你从育苗地到水田,我从天堂到大地。
你在水田扎根迎接风雨,我在大地探索走向未来。
手持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我们的任务是插完两块水田。第一块田是靠着好奇、兴趣插完的;到第二块田的时候,又累又饿,真是靠着毅力和责任插完了!
那两个密谋着找机会在田里跌一跤的孩子,难道干活干得忘了故意来一下吗?
每个孩子的头发上、脸上、胳膊上、腿上、衣服上都或多或少沾了泥巴,却没有哪一个是故意摔出来的。
易爷爷和李婆婆 + 两位老师 + 十六个孩子 → 两块田
终于可以收工了!
回家前,借着河渠的流水把身上的泥巴洗一洗。
回到易爷爷和李婆婆家的院子,累焉了的孩子们(特别是男生)立马变脸,耍得不亦乐乎 --- N次事实证明,孩子们的小宇宙确实强壮于成人啊!
伟大的妈妈后勤团为我们准备的美味午餐 --- 等孩子们长大的某一天,再想起来这些,回忆中的味道应该不仅仅是一顿午餐吧?
被爱滋养着长大的孩子,将来,当他独当一面的时候,才能有爱给予出去。
阳光雨露会滋润着你的成长,
日月星辰会呵护着你的梦想,
该再一次说再见了,
我们将在彼此的世界里
慢慢长大......
秋天,再见!
* 三四年级的农耕体验(一)--- 前奏和校内农耕 https://www.jianshu.com/p/882a8f8ca987
* 三四年级农耕体验(二)--- 校外农耕之育苗 https://www.jianshu.com/p/717dbe1d69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