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绘画班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学霸ZQ。貌似很多女学霸都是才貌双收。每次授课结束,我们就开始画画。当我整理一下画板,收拾一下铅笔,漫无目的地翻着相片,然后纠结在选择困难症时,ZQ已经大致定好了外形的初稿,线条流畅肯定,然后准备进入到细节部分了。
起初我是没注意到这些的。从拿起画板,我就进入了自己的梦游世界。我的一切行为似乎是要开始画一幅画。但是,我又好像并没有准备去做这件事。我唯一做的事情是磨蹭。磨蹭地选了一幅画,然后磨蹭地开始外形的初稿构画。这种磨蹭是完全不动脑子,而是完全听从自己的感觉。我有时觉得自己在勾画物体外形的时候,似乎看不见任何细节,下笔的时候也看不到自己的笔触。当一幅画外形勾画完,整幅画都处在一种朦胧的若隐若现中。曾经老师提醒过我,具体的话语我忘了,大概意思是要注意笔触,颜色太淡了。这个习惯我没怎么改,老师似乎也不再提。我也默许了自己,心里有整体,就看不到线条。心里有线条,就看不到整体。整体与线条,非黑即白。
在刚过去的这一周,ZQ每日一画里都交了不错的作业。我突然感觉到有的同学所说的——压力。内心突然对自己产生了批判,我的效率真的是很低。如果画画的时候,在确定的时间里明确目标,外形到什么程度,细节到什么程度,绘画速度一定会上去。速度也是绘画能力的一种表现。在这种心态下,画画时突然产生了一种紧张感,一种自己不够好,要努力上进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对着勾画好的轮廓,突然觉得没什么要画了,就这样吧。一如我没有学习“质地”这门课之前一样,感觉绘画有了外形、结构,就不知道如何往下深入了。
文章有了提纲框架就可以了?事情知道总体发展趋势就可以了?人类有了骨骼就可以了?如果是这样,这世界还有什么意思?细细看或者触摸一件物品,可以感知它是光滑还是粗糙的,柔软还是生硬的,薄脆的还是含糊,是实在还是泡沫,是温暖还是冰冷?这就是物体的质地。画画更大的乐趣,就在于用各种办法,比如用笔进行涂、排线、染、擦、蹭、戳,用不同的粗细、轻重、速度,笔的不同位置等,对看到的东西画下来,画出自己的各种状态、心态和体验。
心在哪里,宝藏就在哪里。就把心陷在这些细节里面,任意识流向它想去的地方。
图2细看,感受事物不同的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