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在绿建中的作用


中国建筑研究院修订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已正式实施。

此次《标准》修订的最直观的变化是将原来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七大指标体系,更新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指标体系。

此外,《标准》在重新设定评价阶段、新增绿色建筑等级、分层设置等级要求、优化计分评价方式、扩展绿色建筑内涵、智慧建筑等方面也进行了修改完善。《标准》中明确表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应具有自动监控管理功能(控制项6.1.5)”。

在整个绿建评分系统中,建筑智能化的比重超过20%。

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智能技术的支持,尤其是我国正进入绿色建筑的提速发展期,需要更多、更先进的智能技术去诠释建筑的“绿色与节能”。

绿色建筑首先是强调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战略思想。绿色建筑的目的是为了节能环保,而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包括供暖、供冷、供热水、新风空调、照明、电器耗电、电梯、排污等。

为了节省能源就需要在绿色建筑中采用新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利用智能系统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

然而,人们在绿色建筑认识上存在几个误区,如有认为“绿色建筑”完全由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主导,施工方只是被动接受;“绿色建筑”会造成高成本;“绿色建筑”就是概念炒作等。

按照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由建筑物的业主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同时也鼓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报。

智能化在绿色建筑的应用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许多子系统。例如:绿色能源发电、配电监控系统;冷热源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室内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用水监控系统;智能安全防范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信息网络和综合布线系统等。

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完全可根据工程目标要求采用适合自身的绿色建筑施工方案。

绿色建筑也不一定会大幅度增加成本。有人混淆了增量成本与总成本的概念,导致绿色建筑一定会大幅度增加成本的错误认识;采用智能化技术不会导致成本大幅度攀升,甚至达到负增量成本。

智能化技术可以为绿色环保建筑提供保障,通过实时运行数据来分析建筑物的节能环保效能如何,查看有无缺陷,提升建筑的节能效果。如:智能技术可优化环保系统的运行控制和管理,延长设备寿命,;处理污水系统可以在保证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同时降低对水资源的污染;物业借助智能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精细的服务,节约人力成本等。

智能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大潮流和大趋势,同时也是国家节能降耗的迫切需求,具有客观必然性,是建筑事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

总之,只有拥抱变化,才可赢得未来。

(河南三建智能化公司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令人崩溃的睡眠,每天到这时之间准时准点的醒来,不管睡的早晚, 蒙蒙隆隆中,你又出现在了梦里就如警示一样,这样不许那...
    ngbsmsyaju阅读 101评论 0 0
  • 记叙文写作是中小学作文的主要主考文体,相对说明问和议论文来说,记叙文是最好写的。 但是想要写得好并不容易,很多孩子...
    明兮大语文阅读 134评论 0 0
  • 今天做了一个小时的家务竟然觉得很治愈。这些小事就是这样,越做越愿意做,越不做越懒得做。 下午看了《时间规划局》,整...
    小狮子王后阅读 1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