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个人认知边界

近两年,我相信很多喜欢学习的朋友都有听过混沌大学的课程,而作为主讲老师的李善友教授,在我的记忆体系里,他讲过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创业者如何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觉得新鲜又很熟悉,新鲜在于认知还存在边界?熟悉在于过往自己遇到的很多问题又何尝不是在认知层面上吃了闭门羹。

今天就来聊聊我在工作中遇到过的瓶颈以及我是如何去突破的?

先来说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特别是针对在一线城市奋力打拼的人,朝九晚五,其实在一线城市应该是没有这种朝九晚五的生活,更多的是996的苦日子,996的工作时间会直接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一天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狠狠剥夺了你的生活时间,然后就变成了一个看起来工作狂的工作狂!为何是看起来是工作狂,因为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忙忙忙,没有目标和重心的忙,缺失了在忙中思考、审视、反省、总结,却发现生活也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工作还是越做越多。

认知被周围的圈层所影响

回到主题,没有私人时间,那很显然你的圈层就被限制在了工作圈层,不可否认的是,工作圈层中创新的思维,有趣的同事,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合作伙伴,亦会打破自己的认知格局,拓宽提升渠道,提升自我思维洞悉力。但事物具有两面性,我们大部分的人长期被一群人所影响着,这群人潜移默化也会影响你的行为模式,甚至是思维模式,可能还会导致工作中的方式方法遇到瓶颈,无法创新,停滞不前。这就不得不需要我们再次审视这种现状,以达到突破和改变。也许你会说自己意志力足够坚定,不会受外界的一丝丝影响,但

人是环境的产物

这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她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我曾经就接触过一些人,他们的沟通方式很固化,处理问题也略显死板。仔细审视后不难发现,在一个岗位上多年,每天工作模式固化,生活圈也被泡沫剧、短视频充斥着,缺乏生气与活力,细思极恐之未来惶恐。

突破认知边界的核心是突破圈层

大学毕业至今,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甚至疑难事件,每次事件的突破和解决,回头想想,这过程中用到的很多方法以及思维模式,大多来自业余时间的充电和碰撞。比如参加杨石头先生的立体营销课程,混沌大学课程,还有时间管理课程等等,不管是学习哪类课程,其核心我认为都是进入当下这个课程所在的圈层,不断去分享和周边的人去交流,你会发现自己的认知在慢慢被打开,一些潜能也在慢慢被激发,这份相对零散的收获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拼合、梳理、整理、内化与心,最终形成相对多维的思考元素镶嵌在大脑中。所以突破认知边界我觉得首要是对自己个人的提升维度要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和认知,虽说一定程度上是从认知边界来打破提升,但实则是去改善忙忙忙,却没有忙出结果的窘态。其次,寻找适合自己,可以为自己赋能的圈层。而重要的是先迈出第一步。走出去,走出舒适圈!这里有几个小的行为方式跟大家分享如何寻找可以赋能的圈层:

第一 .周末尽量不要待在家里,去参加一些活动,如果不晓得要去参加什么类型的活动,那我建议是户外,户外的活动有助于思考,思维活跃度高,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二.参加1-2个课程的学习,爱学习的人能量都比较高,他会潜移默化影响你,可能不是直接的,但长期累积起来的点化式的影响或许就是下一个成长转折点。

第三.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内容,长期打磨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内容框架和体系,或许他与工作并无直接联系,但长期来看,其内核原理的内容必有其相似之处供参考借鉴。

最后,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建立思维突破通道,打破自我认知格局,让我们一起来一场真正的认知革命的改变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4.18 今天读了《澄明之境》。 作者,青泽。 之前看过他的十年一梦。 他是做期货生意的。二十年期货经验...
    鐘書阅读 130评论 0 0
  • 嗯,看标题,都应该知道这是跟农村会计有关的。是的,我是一名小小的农村会计,目前正在D市N街道Y社区当会计主管...
    V_Z阅读 242评论 0 0
  • 河坝杨林岸, 蝉鸣不觉烦。 嫩草群羊啄叶攀, 一片灰白散。 致富农民不闲, 多种经营干。 2019年06月28日 ...
    听雨_66阅读 400评论 1 3